2022年甘肅省天水市、平涼市等2地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12/11 1:30:2
一、選擇題(60分)
-
1.下列關于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環境對人口數量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死亡率來實現的 B.自然環境因素對人口的出生率沒有影響 C.人口死亡率不僅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也明顯受自然因素的影響 D.隨著人口增長和科技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小 組卷:9引用:8難度:0.7 -
2.下列不屬于人口增長引發的環境問題的是( )
A.無節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資源緊張 B.外來物種的入侵導致本地物種的瀕危和滅絕 C.過度開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亂排工業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 組卷:34引用:1難度:0.8 -
3.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科學、有效的途徑是( )
①合理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
②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③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作物產量;
④開荒辟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⑤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具有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種。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組卷:182引用:41難度:0.9 -
4.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各種污染數不勝數,下列名詞與環境污染無關的是( )
①溫室效應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學污染
⑤臭氧層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A.①②④ B.⑥⑦ C.③⑤⑦ D.②⑤⑦ 組卷:12引用:8難度:0.8 -
5.引起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空洞的主要氣體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氯烴 B.SO2、CO2、氟氯烴 C.氮氧化物、CO2、SO2 D.CO2、氮氧化物、SO2 組卷:7引用:6難度:0.8 -
6.科學家利用營養缺陷型菌株A、B,在缺乏A、B所需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上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各組實驗所用的培養基均需滅菌處理 B.菌株A、B混合后能在上述培養基上生長 C.U形管實驗證明菌株A、B釋放的代謝產物形成了互補 D.推測菌株A、B通過接觸發生了遺傳物質重新組合 組卷:46引用:11難度:0.7 -
7.如圖所示,科研人員利用誘變方式選育可高產β-胡蘿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負菌。未突變菌不能在含有β-紫羅酮的培養基上生長。隨β-胡蘿卜素含量增加,菌體顏色從黃色加深至橙紅色。圖甲為選育菌種及獲得β-胡蘿卜素的流程,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要得到圖乙所示的菌落,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②操作,然后培養 B.經過程①紫外線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負菌都能在含β-紫羅酮培養基上生長 C.進行③操作時,應選擇較大的橙紅色菌落中的菌株繼續接種培養 D.能在添加了β-紫羅酮的乙上長成菌落的細菌,其遺傳物質都發生了改變 組卷:66引用:4難度:0.7
二、填空題(40分)
-
22.對燕麥胚芽鞘進行如圖所示的處理,均給予右側的單側光照射。
(1)單側光照射時,仍直立生長的有
(2)單側光照射時,彎向光源生長的有
(3)單側光照射時,不生長、不彎曲的有
(4)如把⑤放在勻速轉盤的中央并給予右側光照,它的生長情況是
(5)以上實驗說明,植物的莖具有組卷:18引用:5難度:0.6 -
23.下表是某地區森林群落演替過程中相關量的統計,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葉面積指數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獲率(%) 20.30 42.30 88.90 95.90 總初級生產量[t/(hm2?a)]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凈初級生產量[t/(hm2?a)] 1.50 14.52 23.88 26.00
(1)該地區生物群落的演替類型屬于
(2)統計數據表明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生態系統光能截獲率變化與葉面指數的關系是
(3)請在甲圖上繪出生產者的呼吸量與葉面積指數之間的關系曲線
(4)乙圖是1953~1996年間該生態系統生物量(有機物量)統計圖,據圖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變規律是
(5)在對該地區某時間群落結構進行調查時,可以采用
(6)研究發現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預(主要是砍伐成樹)可能會增加森林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7)為什么重度人工干擾的森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組卷:17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