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襄陽五中高考生物四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信陽毛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其成品緊密如尖故名毛尖。成品茶純凈清澈、香味持久,其中含有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維生素D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助擴散 B.茶葉中含有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C.茶樹葉肉細胞中的結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 D.茶樹細胞葉綠體含有的色素中葉綠素a的含量最高 組卷:31引用:4難度:0.6 -
2.胡辣湯是河南的特色美食,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的湯料,用骨頭湯作底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熬制,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黏稠、香辣可口,每天早晨喝上一碗,無不酣暢淋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胡辣湯中的水、脂肪、蛋白質等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B.早餐飽食后體內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均會下降 C.越喝熱湯感覺越辣可能是因為熱和辣激活了相同的受體 D.喝胡辣湯時出汗與劇烈運動時出汗的原理相同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3.研究發現施萬細胞包裹在神經纖維上,其攝入血糖是通過非胰島素依賴型葡萄糖轉運體實現的。該細胞內糖濃度隨細胞外濃度變化而變化,當細胞外高糖環境形成后,導致細胞內線粒體正常氧化分解過程中斷而產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通過一系列酶的作用變為活性氧自由基,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造成細胞凋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施萬細胞比正常人的衰老得更快 B.施萬細胞攝入血糖不依賴胰島素的根本原因是缺少胰島素受體基因 C.人體成熟紅細胞凋亡機制與施萬細胞不同 D.葡萄糖轉運體的活性減弱或數量減少,可能會使胰島B細胞缺乏營養而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導致人患糖尿病 組卷:32引用:11難度:0.6 -
4.蒜素具有抗菌、抗血栓等多種功效,蒜素由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但新鮮大蒜中蒜素的含量很低。這是因為在完整的細胞中,蒜氨酸酶儲存在液泡中,蒜氨酸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液泡膜對蒜氨酸酶的通透性較低,而對蒜氨酸的通透性較高 B.研磨生大蒜會破壞生物膜釋放蒜氨酸酶,從而生成大量蒜素 C.在冰箱中保鮮的大蒜,取出后立即搗碎,能產生更多的蒜素 D.野生蒜類植物被天敵取食會產生蒜素,通過傳遞物理信息避免被采食 組卷:21引用:3難度:0.6 -
5.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有兩層包衣,包括溶于水的糖衣和不溶于酸性溶液的丙烯酸樹脂Ⅱ。下列多酶片從內到外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樹脂Ⅱ→胰酶→包糖衣 B.胰酶→包丙烯酸樹脂Ⅱ→胃蛋白酶→包糖衣 C.胃蛋白酶→包糖衣→包丙烯酸樹脂 D.胰酶→包糖衣→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樹脂Ⅱ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6.我國科學家在對黑底型異色瓢蟲的鞘翅色斑遺傳方式進行研究時發現兩種不同類型的遺傳過程,請根據下列兩組雜交實驗過程,選出正確的實驗推理( )
A.實驗一、二的F2代均表現出1:2:1的性狀分離比 B.以上決定異色瓢蟲鞘翅色斑的SA、SC、SE互為等位基因 C.實驗二中的F1通過基因重組,在F2中再次出現親本類型 D.色斑形成過程中,基因的顯隱關系很可能表現為SC>SA>SE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7.隨著DNA測序技術的發展,人們在一些噬菌體等少數生物中發現了重疊基因,重疊基因具有獨立性但共同使用部分核苷酸序列。φX174噬菌體的單鏈環狀DNA共有5387個核苷酸,其編碼的11種蛋白質的總分子量為262000(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約為110)。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φX174噬菌體DNA中存在重疊基因 B.φX174噬菌體DNA中沒有不轉錄的堿基序列 C.合成φX174噬菌體蛋白的過程所需的ATP都來自細胞質基質 D.φX174噬菌體單鏈環狀DNA中4種堿基的數目可能各不相等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8.我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人類遺傳病并命名為“卵子死亡”—患者的卵細胞離體或受精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衰退凋亡,為常染色體上細胞連接蛋白PANX1基因發生顯性突變所致,且其突變方向不一。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連接蛋白PANX1基因只在患者體內存在 B.男性體內不存在PANX1基因的顯性突變基因 C.應建議帶“卵子死亡”致病基因的女性生男孩 D.該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來自父親或自身突變 組卷:8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23.2021年,我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證明針灸的現代化模式——電針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細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癥反應中發揮抗炎作用,其神經生理學機制如下。
(1)低強度電針刺ST36通過激活迷走神經——腎上腺軸發揮抗炎作用,迷走神經是從腦干發出的可參與調節內臟活動的神經,屬于神經系統中的
(2)研究發現針刺小鼠腹部天樞穴不能發揮抗炎作用,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員利用敲除PROKR2感覺神經元的小鼠進行研究,確定PROKR2神經元是激活迷走神經——腎上腺通路的關鍵神經元,支持該結論的實驗結果是:針刺敲除PROKR2神經元小鼠的ST36
(3)為進一步驗證針刺ST36的抗炎機制,科研人員通過遺傳學手段獲得在PROKR2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光敏蛋白C的小鼠,通過藍光光纖激活該神經元,檢測相關指標如圖1、圖2。
①光敏蛋白C為光敏感離子通道蛋白,藍光激活后陽離子
②檢測去甲腎上腺素(NA)、促炎癥因子IL-6的含量,結果如圖2,請簡述針刺ST36發生抗LPS誘發的炎癥反應的機制
③綜上所述,電針刺ST36抑制LPS誘發的炎癥反應的結構路徑是:電針刺ST36→
(4)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分析,針刺小鼠腹部天樞穴不能激活該通路進行抗炎反應可能的原因是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24.我國科研人員對喜馬拉雅地區具有紫色花蜜的植物——米團花的傳粉開展了深入研究。
(1)植物的花蜜是提供給傳粉動物的主要回報之一,米團花花蜜的顏色可作為一種
(2)米團花(圖1)的開花過程經歷4個階段,具體情況如表。開花后的時間和階段 花的特點 花冠筒打開 雄蕊出現花藥關閉 雄蕊變長花藥開放花粉釋放 花冠和雄蕊枯萎 每朵花平均花蜜含量 0.75μL 2.46μL 12.34μL 5.41μL 花蜜顏色 - 淺紫色 深紫色 -
(3)實驗發現,藍翅西鹛偏好取食米團花階段3的花蜜,而在取食階段1、2的花蜜后會表現出“搖頭”或“擦拭喙部”等厭惡行為。為進一步探明藍翅西鹛的采食偏好,用模型花進行實驗。
實驗一:2個模型花為一組,分別裝入不同體積的第
實驗二:2個模型花為一組,其中一個全部涂成白色,另一個底部涂成黑色而其余部分為白色,均裝入等量糖溶液。統計藍翅西鹛第一次到訪模型花的情況,結果如圖3。模型花中裝入糖溶液而非花蜜可排除
兩個實驗結果表明,藍翅西鹛的采食偏好是
(4)米團花在不同階段花蜜狀態不同,造成藍翅西鹛偏好取食階段3的花蜜,而厭惡取食階段1、2的花蜜。綜合上述內容分析這種偏好對于米團花生存的意義。組卷:6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