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26 8:0:9

          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 1.物理學中經常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如密度就是用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定義的。請你從本學期所學內容再舉一例:物理量名稱
            ,用字母表示的定義式

            組卷:78難度:0.9
          • 2.小明去家門口的早餐店買油條時能聞到油條散發出來的香味,這是
            現象。將油條裝入塑料袋內,過了一段時間,油條中的油會滲出塑料袋,這說明分子間存在
            。

            組卷:88引用:4難度:0.8
          • 3.端午節包粽子時,用力把粽子葉折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然后用繩子緊緊地把粽子葉纏住防止脫落,這是通過增大
            的方法增大了粽子葉之間的摩擦力。

            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4.建筑工人師傅常用如圖所示的鉛垂線來測量墻體是否砌直了,鉛垂線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
            的原理工作的,錐形鉛垂受到的
            (選填“拉力”或“重力”)是由于細線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組卷:41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所示的是攝影愛好者拍下的一只大雕抓起綿羊在半空中展翅滑翔的罕見畫面?;柽^程中以綿羊為參照物,大雕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大雕展翅滑翔而不掉落是因為它的翅膀呈機翼狀,其上表面空氣流速大而壓強
            (填“大”或“小”),可以為其提供向上的升力。

            組卷:39難度:0.7
          • 6.如圖甲所示,將半瓶礦泉水放在水平面上,接著將瓶子翻過來瓶口向下倒立在桌面上(如圖乙所示),則瓶子對桌面的壓強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此時水對瓶蓋的壓強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強。

            組卷:35難度:0.5
          • 7.如圖是我國戰國時期的青銅汲酒器示意圖,長柄上端與球形底部各開一小孔a、b。當汲酒器插入酒缸中時,汲酒器和酒缸就構成了一個
            ;當汲酒器充滿酒水,向上提升長柄時,只需閉合小孔a,酒水就不會流出,這是由于
            的作用。

            組卷:73引用:2難度:0.7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28分,每小題7分)

          • 20.如圖甲所示,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ρ鹽水>ρ

            【實驗步驟】
            (1)將探頭分別放在圖乙所示的液體內部A、B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B>hA,經過多次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這說明同種液體內部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大。
            (2)將探頭分別放在圖乙所示液體內部等深的B、C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C
            (填“>”“=”或“<”)hB,這是為了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
            的關系。
            【交流與評估】
            (1)由以上實驗可知,圖乙所示液體內部A、B、C、D四個位置中,壓強最大的是位置
            。
            (2)實驗中,將液體內部的壓強大小轉換為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運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3)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U形管中的液體最好用
            (填“有色”或“無色”)的。
            (4)壓強計上的U形管
            (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

            組卷:10引用:1難度:0.4
          •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聰將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依次完成如圖所示實驗。

            (1)鐵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根據實驗甲、乙、丙,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
            (3)比較實驗丁、戊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關。
            (4)比較實驗丙、丁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填“有關”或“無關”)。
            (5)小聰還想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他用橡皮泥代替鐵塊,繼續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橡皮泥做成“碗”狀并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步驟二:把橡皮泥從水中取出并捏成團狀,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橡皮泥下沉至杯底。
            分析以上步驟可知,橡皮泥第一次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受到的浮力,所以小聰認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其形狀
            (填“有關”或“無關”)。其方案不合理之處是:他只關注了橡皮泥形狀的改變,而忽略了
            對其所受浮力大小的影響。

            組卷:1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