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三周周末化學作業
發布:2024/11/4 21:0:3
一、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把符合題意的選項前的字母填入答題卡對應的位置.每小題2分,21小題,共42分)
-
1.下列生活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米飯變餿 B.牛奶變酸 C.濕衣服晾干 D.鐵鍋生銹 組卷:89引用:75難度:0.9 -
2.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取用鋅粒B.
氧氣驗滿C.
滴加液體D.
讀取液體體積組卷:58引用:47難度:0.9 -
3.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相對原子質量 D.最外層電子數 組卷:17引用:11難度:0.9 -
4.優質的空氣資源需要大家的保護,下列物質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是( )
A.O2 B.SO2 C.CO D.可吸入顆粒物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5.在受到猛烈撞擊時,汽車安全氣囊內的物質瞬間分解,產生大量的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該氣體是( )
A.氮氣 B.氧氣 C.氦氣 D.水蒸氣 組卷:516引用:127難度:0.9 -
6.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A.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水結成冰-分子本身發生變化 C.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間間隔變大 D.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組卷:198引用:25難度:0.9 -
7.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現象說法中合理的是( )
A.將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 B.用嘗味道的方法區分實驗室中的食鹽和蔗糖 C.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煙霧,并有白色固體生成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體生成 組卷:47引用:13難度:0.9 -
8.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 B.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 C.示意圖中的各物質的分子都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 D.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9.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常狀況下,氧氣極易溶于水 B.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驗滿 C.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組卷:402引用:48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文字表達式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26分)
-
28.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甲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廣口瓶內,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廣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水注入廣口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
(2)乙生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的結果是: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正常值有較明顯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兩種):
(3)丙生也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裝置和操作同上,只不過用木炭代替了紅磷.當木炭停止燃燒,廣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后,水能否進入廣口瓶?為什么?組卷:14引用:4難度:0.3 -
29.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收集、凈化氣體常見的裝置圖,請根據圖示回答:
(1)B中被加熱儀器的名稱是
(2)A、B裝置都可用于制取同一種氣體,并且都用到同一種固體,該固體是
(3)若用F裝置來收集O2,應從組卷: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