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福建省廈門市國祺中學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31 9:30:2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生命系統存在著從細胞到生物圈各個不同的結構層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78引用:48難度:0.7
          • 2.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4.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當由視野A到視野B時,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裝片.

            組卷:23引用:18難度:0.9
          • 5.在“檢測生物組織中有機物”的實驗方案中,選用的試劑、待測樣品和相應的結果預測如表所示,正確的是( ?。?br />
            選項 試劑 待測樣品 實驗結果
            A 蘇丹Ⅲ染液 花生子葉切片 藍色
            B 斐林試劑 番茄果漿 紅黃色
            C 雙縮脲試劑 豆漿 紫色
            D 碘-碘化鉀染液 馬鈴薯研磨液 橙黃色

            組卷:2難度:0.6
          • 6.如圖①~④表示四種化合物的元素所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9引用:4難度:0.6
          • 7.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植物體內會發生系列適應性變化。環境溫度降低時冬小麥細胞內的含水量會發生如圖所示變化,以適應低溫環境。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8.如圖表示糖類的化學組成和種類,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

          • 24.圖1是物質出入細胞的示意圖,圖2中曲線甲、乙分別代表物質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

            (1)圖2中影響曲線乙所示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因素主要有
             
            、
             
            。
            (2)能表示Na+排出細胞的是
             
            (填圖中字母),這體現了細胞膜的
             
            性。
            (3)檉柳是泌鹽植物,其葉子和嫩枝可以將植物體內的鹽分排出,是強耐鹽植物。為探究檉柳從土壤中吸收鹽分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實驗步驟:
            a.取甲、乙兩組生長發育基本相同的檉柳幼苗植株,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進行培養。
            b.甲組給予
             
            (正常/完全抑制)呼吸的條件,乙組給予
             
            (正常/完全抑制)呼吸的條件。
            c.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植株根系對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
            ②實驗結果及結論:
            結果 結論
            乙組吸收速率明顯小于甲組吸收速率 (1)
             
            兩組的吸收速率相同 (2)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25.如圖所示為測量過氧化氫酶與過氧化氫反應放出O2的實驗裝置。水槽內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內也充滿了清水,實驗中保持水槽恒溫37℃。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圓形小濾紙片若干。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步驟:
            ①制備新鮮動物肝臟的研磨液;
            ②將4片圓形小濾紙片在新鮮動物肝臟的研磨液中浸泡后取出,并貼在反應室上側的內壁上(如圖A所示);
            ③向反應小室內加入5mLpH5.0的緩沖液,5mL3%H2O2溶液(如圖A所示);
            ④將反應小室旋轉180°,成圖B所示狀態,開始計時;
            ⑤分別在0.5min和1min時,讀取并記錄一次量筒中水面的刻度;
            ⑥反復沖洗反應小室后,重復上述實驗過程,測量在pH6.0、pH7.0、pH8.0、pH9.0下過氧化氫在酶的催化下所釋放氣體量(結果見下表)。
            緩沖液 pH 5.0 pH 6.0 pH 7.0 pH 8.0 pH 9.0


            收集的氣體體積(mL)
            0.5 min 4 7 8 4 2

            1 min

            9

            11

            15

            7

            3
            (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本實驗是通過測定
             
            作為酶促反應速率的觀測指標。此外,還可以用收集5mL氣體
             
            作為觀測指標,本實驗的無關變量有
             
            。
            (2)如果反應過快,應對肝臟研磨液做怎樣的調整:
             
            。
            (3)實驗過程中保持水槽恒溫37℃的原因是
             
            (寫出1條)。
            所有的實驗都要嚴格保證不混淆,不應該有上一次反應的剩余溶液,每次實驗完后,應充分沖洗,然后用相應pH緩沖液再沖洗一遍。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有
             
            。

            組卷: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