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集團校八年級(上)第一次聯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在小區里,我與張阿姨是鄰居。我與張阿姨的關系屬(  )

            組卷:157引用:9難度:0.5
          • 2.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電視節目日益豐富多彩。《新聞聯播》《午間劇場》《飲食之窗》《今日說法》《百家講壇》《探索與發現》等,眾多的電視節目常令人目不暇接。這說明(  )
            ①社會生活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
            ②人們的文化追求是完全不同的
            ③人們的興趣愛好是多種多樣的
            ④社會生活的需求是多樣的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3.當前,荊門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眾多青年學生成為志愿者,走入社區打掃清潔衛生,走上街頭協助維持交通秩序,走進福利院幫扶老弱病殘……青年志愿者在服務社會中獲得成長,展現了青春的風采和力量。這說明(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的關愛
            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
            ③服務社會能促進我們全面發展
            ④通過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積極融入社會

            組卷:543引用:36難度:0.7
          • 4.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心手標”。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志愿服務,他們的行為是我國大力倡導的親社會行為。我們之所以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是因為(  )
            ①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個人的力量太弱小,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向社會屈服
            ③只有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④只有少數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這種高尚的表現,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組卷:584引用:32難度:0.7
          • 5.研學旅行作為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同學們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這表明(  )
            ①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②中學生要奉獻集體、服務社會
            ③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④親社會行為在社會實踐中養成

            組卷:178引用:27難度:0.7
          • 6.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里,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這說明(  )

            組卷:265引用:15難度:0.7
          • 7.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關注社會,談論一些社會話題。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1引用:10難度:0.7
          • 8.2020年3月以來,我省某學校學生在宅家學習之余,借助網絡平臺開展“我為戰疫發聲”的網上演講活動,講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感人事跡。這種活動(  )
            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親社會行為
            ②為了提高同學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③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
            ④倡導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卷:97引用:11難度:0.7
          • 9.武漢封城期間,5名來自不同行業的熱心武漢人自發組成“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醫院的待產孕婦,在他們的幫助下,有23位武漢留守孕婦順利到醫院生產,無一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對5名熱心人的行為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
            ①他們樂于助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他們服務社會,培養親社會行為
            ③他們急人所急,為的是贏得他人的贊許和肯定
            ④他們熱心公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

            組卷:118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材料一:下表是爺孫生活方式的對比情況
            人物內容 年輕時的爺爺 上中學的孫子
            購物 去商店 逛淘寶,網購
            查閱資料 去圖書館、書店 瀏覽網頁,信息檢索
            通信方式 寫信、打電話、發電報 發電子郵件、聊QQ、刷微信
            材料二:隨著微信、微博、論壇、博客的興起,網絡成為人們闡述思想、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但是,眾多虛假信息魚龍混雜,不少網絡謠言,低俗、惡俗信息充斥其中。網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時有發生,網絡大環境亦被污染。
            閱讀材料,請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么?
            (2)面對網絡謠言,你該如何防范?
            (3)結合材料二,說說我們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回答兩點即可)

            組卷:16引用:8難度:0.4
          • 29.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秩序,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
            材料一:2020年3月16日,一名澳籍返京女子拒絕居家隔離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中,一名身穿運動服的女子正在小區內跑步,并且沒有戴口罩。防疫人員上前阻攔喊話讓她停下,強調她必須在家隔離14天,更不能不戴口罩就出門。但該女子情緒激動,稱自己要跑步,要鍛煉身體,女子大喊救命,稱被工作人員騷擾,隨后更是囂張辱罵,讓工作人員滾開。民警趕來后,女子依然不配合工作,自稱身體非常健康,每天都會出門鍛煉。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依據相關規定,決定依法注銷此女子的居留許可、限期離境。此視頻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的熱議:@法行天下:跑步女的行為本身違反了中國的法律,其行為威脅到他人生命健康。因此,她才會被限期離境。
            @愛自由:跑步是人家的自由,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變幻的世界觀:無論何時何地,記得自己的身份,任何時候都要知道德,懂法紀,如果沒有道德,無視法紀,再高的文化又有什么用呢?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愛自由”這位網友的觀點?
            材料二:廣場舞作為大眾健身活動,在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存在噪音擾民等問題。為此,某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廣場舞健身活動管理規定草案》,并請市民提出意見和建議。王宇同學就草案中的跳舞時間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結果被采納。王宇同學因此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揚。
            (2)結合上述材料二的情境,談談我們應怎樣更好地遵守、維護、改進社會規則?

            組卷:5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