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選修2《3.3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單向遞減流動》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1/24 10:0:6
一、選擇題(每題0分)
-
1.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食黃雀并在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 C.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D.鷹的遷入改變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 組卷:1117引用:79難度:0.7 -
2.在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獲得的總能量越少.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各營養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營養級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C.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頂層的生物數量少需要能量少 組卷:18引用:19難度:0.7 -
3.如圖為新型農業生態系統,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該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植物是基礎 C.該生態系統的建立,提高了各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將沼氣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 組卷:0引用:2難度:0.6
二、解答題
-
9.如圖是某小島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
(1)在該生態系統中沙氏變色蜥屬于第
(2)若向小島引入一定數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變色蜥和較大的地面節肢動物為食),預測沙氏變色蜥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將
(3)當引入沙氏變色蜥的天敵后,沙氏變色蜥的主要活動范圍從樹基部向上轉移,而網蜘蛛的織網位置略有下降。此現象表明,生態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組卷:5引用:1難度:0.7 -
10.如圖是某興趣小組提出的一種處理易腐垃圾的生物學方法。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處理易腐垃圾的過程中,蚯蚓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2)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分析,有機肥中的能量
(3)將易腐垃圾通過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這是利用了農業生態工程中的組卷:24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