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18 17:0: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
1.小明騎著自行車從平直的山坡上下來,他并沒有再用力踩踏腳蹬,仍然發現他騎的自行車越來越快。根據這一生活現象他想“物體沿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速度是怎樣變化的?”小明的行為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
A.提出問題 B.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C.猜想與假設 D.評估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2.小明坐在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他認為自己是靜止的,所選取的參照物是( )
A.所乘坐的汽車 B.沿途的路燈 C.迎面駛來的汽車 D.路旁的樹木 組卷:614引用:8難度:0.9 -
3.古琴名曲《流水》向我們展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我們聽出是古琴而不是古箏演奏,是依據聲音的( )
A.響度 B.頻率 C.音調 D.音色 組卷:46引用:1難度:0.8 -
4.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3年8月6日2時33分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北緯37.16°,東經116.34°)發生5.5級地震。地震前,地下的地層巖石運動或斷裂會產生次聲波。某些動物會接收到并做出反應。如圖是幾種動物的發聲和聽覺頻率范圍,其中能提前感覺到地震的動物是( )?
A.狗 B.貓 C.蝙蝠 D.海豚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5.噪聲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反映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
A.
禁止喧嘩B.
午休時帶耳塞C.
噪聲檢測儀D.
學校周圍植樹組卷:21引用:1難度:0.8 -
6.如圖所示的現象或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漁民向看見魚的下方叉魚B.
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C.
日晷在日光下形成影子D.
雨后美麗的彩虹組卷:76引用:3難度:0.7 -
7.學完刻度尺的使用后,小蘭和同學們利用刻度尺測量了手邊涂卡筆的長度,得到了以下五個數據:15.54cm、15.53cm、15.25cm、15.55cm、15.53cm。根據這些數據可知涂卡筆的長度是( )
A.12.53cm B.12.5375cm C.12.54cm D.15.48cm 組卷:48引用:1難度:0.7 -
8.一位女士由于駕車超速而被警察攔住。警察走過來對她說:“太太,您剛才的車速是60千米每小時!”這位女士反駁說:“不可能的!我才開了7分鐘,還不到一個小時,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從以上對話可知,這位女士沒有理解下面哪個科學概念( )
A.速度 B.時間 C.路程 D.以上都不是 組卷:78引用:3難度:0.8 -
9.安全教育是各個學校不容忽視的教育內容,其中防溺水教育更是必不可少。老師在進行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宣講時常說“潭清疑水淺”,提醒學生們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圖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光路圖是( )
A. B. C. D. 組卷:120引用:1難度:0.7
六、實驗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20分。25題7分,26題6分,27題7分)
-
26.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一張紙板放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塊紙板粘成,可繞接縫ON轉動。
?
(1)在明亮的教室里,把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ON垂直于平面鏡,使一束激光貼著紙板E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在紙板F上看到了反射光線;盡管激光很亮,但觀察效果還是不理想。請寫出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一種做法:。
(2)小明組將E、F紙板在同一個平面上,讓一束光AO貼著紙板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但他們卻發現無法在F板觀察到反射光線,其原因可能是:。
(3)如圖丙所示,為了探究反射光線是否在入射光線和法線所決定的平面內,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選填“A”“B”“C”“D”)。
A.沿ON前后轉動紙板E,觀察紙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B.沿ON前后轉動紙板F,觀察紙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C.將一束光沿BO方向貼著紙板F射向鏡面的O點,則反射光將沿圖中OA的方向射出
D.將入射光線AO逐漸靠近法線,最終轉動到紙板F一側,觀察反射關系OB的位置
(4)如圖丙所示將硬紙板和平面鏡正確擺放,用筆在硬紙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軌跡。多次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用筆記錄每次光束的軌跡。用量角器測出每一次實驗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請你分析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入射角/° 15 30 45 65 80 反射角/° 16 30 45 64 80 組卷:46引用:1難度:0.5 -
27.五代時期名士譚峭所著《化書》中,記載了照鏡子時“影與形無異”的現象。關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了探究。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原因是 ;
(2)實驗中,對兩支蠟燭的要求是:;
(3)小明在玻璃板一側畫了一條直線記作玻璃板的位置,同時量出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s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s,如圖丙為他記錄的兩次實驗數據。小明發現,兩次的實驗數據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不相等,據此他推斷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不相等,他的推斷是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為 。
(4)實驗過程中如果玻璃板沒有垂直架在紙上,而是如圖丁所示傾斜,蠟燭A的像應是圖中的 (選填“A1”“A2”或“A3”);小轎車傾斜的前擋風玻璃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設計的,可以防止 (選填“車內”或“車外”)物體成像在車的正前方干擾司機視線。
(5)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選填“A”“B”“C”)
A.控制變量法
B.轉換法
C.等效替代法組卷:9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