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菱湖中學高一(下)月考地理試卷(3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在青藏高原地區,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如青海的河湟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及拉薩河谷等,其他地區人口分布則十分稀少。影響青藏高原地區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經濟 B.交通 C.熱量 D.土壤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如表是世界六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占大洲總面積的比例和人口占大洲總人口的比例表。據此回答第2~3題。
歐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面積占比/%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人口占比/%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區的大洲是( )A.歐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3.如表是世界六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占大洲總面積的比例和人口占大洲總人口的比例表。據此回答第2~3題。
歐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面積占比/%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人口占比/%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沿海人口數量最多的大洲是( )A.歐洲 B.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4.我國下列地區中,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青藏高原 組卷:87引用:1難度:0.5 -
5.如圖為中國人口分布圖,圖中黑河-騰沖線被稱為“胡煥庸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完成5~6 題。
“胡煥庸線”兩側人口分布差異巨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經濟發展 B.自然條件 C.生育政策 D.地區開放程度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6.如圖為中國人口分布圖,圖中黑河-騰沖線被稱為“胡煥庸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完成5~6 題。
下列能提高“胡煥庸線”西側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資源開發力度 B.強制實施人口西遷 C.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D.實施海水西調工程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7.如圖為兩農業地域類型的農業產值結構和商品率示意圖。據此完成第7~8題。
甲、乙農業地域類型可能為( )A.自給型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 B.商品型谷物種植業、商品型乳酪業 C.自給型水稻種植業、商品型谷物種植業 D.商品型混合農業、地中海型農業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8.如圖為兩農業地域類型的農業產值結構和商品率示意圖。據此完成第7~8題。
甲、乙兩農業地域類型商品率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為( )A.市場條件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作物單產不同 D.機械化水平不同 組卷:0引用:0難度:0.90 -
9.“舒適型移民”已成為當代社會重要的人口流動方式。在經濟比較發達,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較高、大眾旅游以及城市化發展較為成熟的背景下,許多人要求暫時或永久離開城市喧囂浮躁的生活環境,尋找一種安逸自在、慢節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形成“舒適型移民”。據此完成第9~10題。
“舒適型移民”產生的客觀條件是地區間( )A.環境狀況的差異 B.就業機會的差異 C.經濟水平的差異 D.偷襲政策的差異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
-
4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亞洲某農業主產區分布圖(圖1)及深圳地理位置圖(圖2)。
材料二:深圳位于廣東省南部,原為一個小漁村。1980年8月設置為經濟特區,迅速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大都市。近年來,深圳積極探索新型農業:利用遙感系統快速獲取墑情、苗情、土壤養分、病蟲害等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實時依據;利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采集農田信息,指導農機作業;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整合各種數據資料,建立農田管理信息系統。
(1)圖1中的農業區主要種植的是
(2)閱讀材料,分析深圳的崛起與哪些地理區位有關。
(3)根據材料二,寫出該新型農業名稱并列舉其優點。組卷:2引用:2難度:0.5 -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如圖分別為上海2010-2018年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示意圖(圖1)和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圖(圖2)。
材料二:上海為打造國際一流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大力引進各類人才(如表)。類型 標簽 高層次人才 學霸人才 重點機構緊缺急需人才 產業人才 高技能人才 “藍領”人才 市場化創新創業人才 新經濟人才 專門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 想要的人才
(2)2010-2014年,上海常住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
(3)針對
A.建筑工人
B.物流員工
C.國企員工
D.餐飲服務人員
(4)根據材料,分析人才引進對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組卷:3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