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6/11 8:0:9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
-
1.默寫。
古詩文中有古人對理想與現實的觀察與思考。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組卷:2引用:1難度:0.8 -
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問題。
在這個pì靜的小城里,保爾漫步街頭,心里卻感到莫名的惆悵。難怪小城在保爾眼里顯得陌生和無聊。連白天出去散散步,也會惹得人心里不痛快。比如,當他從那些坐在臺階上閑扯的ráo舌婦跟前走過的時候,常常聽到她們急促的議論聲:
“瞧,姐妹們,從哪兒跑出來這么個丑八怪?”
“看樣子,是個癆病鬼。”
“可你看他那件皮上衣倒挺闊氣,準是偷來的………”
還有許多諸如此類令人厭惡的事情。
他與小城的聯系早已一刀兩斷,對他來說,大城市變得更親切、更可愛。那里有朝氣蓬勃、意志堅強的階級弟兄,那里有他的事業。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①pì
②惆
③ráo
④蓬
(2)“常常聽到她們急促的議論聲”中“急促”的詞性是
A.動詞
B.副詞
C.名詞
D.形容詞
(3)結合原著回答,保爾為什么來到小城,他為什么會“感到莫名的惆悵”。
(4)有人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作于80多年前,已經遠離了當今時代,沒有了閱讀的價值,你怎么看待這種說法?組卷:4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55分)
-
6.閱讀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雖有嘉肴》)【乙】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①,秋登②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節選自《顏氏家訓》)[注]①華(huā):同“花”,花朵。②登:同“得”,摘取。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雖有至道
②學學半
③以補不足也
④但能說之也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3)【甲】文段開篇用類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
(4)請結合【乙】文段,用自己的話談談求學的真正意義。組卷:5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55分)
-
7.一棵小草可以打開春天的大門,一本好書可以啟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撥動回憶的心弦,一聲批評可以點燃奮斗的激情……生活中很多景、物、人、事都會成為一種美好的存在,它們以獨特的方式喚醒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以更好的姿態面對自己和未來。
??請以“_______喚醒了我”為題目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①補全題目。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組卷:20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