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九年級上冊《第7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2023年單元測試卷(三)
發布:2024/7/19 8:0:9
一、選擇題
-
1.當今世界三大環境問題:酸雨、臭氧層衰竭和溫室效應,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水蒸氣 組卷:11引用:4難度:0.9 -
2.下列在生活中獲得的能量來自化石燃料的是( )
A.用太陽能熱水器洗熱水澡 B.冬天吃火鍋用固體酒精做燃料 C.用電飯煲煮米飯 D.用無煙煤燃燒產生的熱量烘山芋 組卷:25引用:16難度:0.9 -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倉庫要盡可能封閉,不讓風吹進 B.生產酒精的車間里,所有的照明設備均用隔離和封閉裝置 C.煤礦的礦井里必須采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場所,嚴禁穿化纖類服裝 組卷:27引用:7難度:0.9 -
4.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合理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目的 C.增大氧氣的密度,可以使燃燒更旺 D.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 組卷:20引用:2難度:0.6 -
5.采取正確措施能夠避免火災發生或減少災害損失。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的是( )
A.汽車油箱著火:用水澆滅 B.圖書檔案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 C.森林起火: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 D.酒精燈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組卷:28引用:9難度:0.7 -
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溫度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就不會燃燒 B.可燃物達到著火點,即可燃燒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三、解答題
-
19.我國采用食鹽中加入碘酸鉀的方法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
(1)在人體中,碘是屬于
(2)碘酸鉀(KIO3)中鉀、碘、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
(3)我國規定加碘食鹽含碘量為20mg/kg~50mg/kg.為測定某加碘食鹽是否為合格產品.在酸性條件下用足量KI溶液將其中KIO3全部轉化成I2.反應方程式為:KIO3+5KI+6HCl=6KCl+3I2+3H2O.稱取1000g某品牌加碘鹽樣品進行測定,經測定反應獲得的I2的質量為152.4mg,試通過計算說明該加碘食鹽是否為合格產品(計算過程寫在答題紙上).組卷:82引用:7難度:0.3
四、科學探究題
-
20.小婧同學學習化學后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但她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卻發現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小婧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的顏色:物 質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顏 色 白色 白色 淡黃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婧認為淡黃色固體可能是由鎂與空氣中的②
[實驗探究]小婧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是③
[實驗結論]根據小婧的實驗結果,寫出鎂條與該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④
[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實驗,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⑤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