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七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6/27 8:0:9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
-
1.有一則公益廣告:我國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億雙,相當于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專家估計,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其林材價值的9倍.下列對綠色植物的生態價值敘述錯誤的是( )
A.引起地球溫室效應 B.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保持水土 C.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平衡 D.防風固沙,吸收噪音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近年來,羅漢松逐漸成為城市道路綠化的新寵。在移栽羅漢松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圖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減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騰作用 D.預防蟲害侵襲 組卷:74引用:5難度:0.5 -
3.空氣的成分是:①氧氣;②氮氣;③稀有氣體;④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按體積分數由少到多的順序排列正確的(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組卷:219引用:2難度:0.5 -
4.有一種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這種塑料制品主要可以減少( )
A.土壤污染 B.大氣污染 C.水污染 D.生物污染 組卷:96引用:1難度:0.5 -
5.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據此實驗,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燒的物質是液態石蠟 B.要使該實驗成功,導管不宜過長 C.這一現象說明蠟燭中主要物質的熔點較低 D.導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為該處氧氣充足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6.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木條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的白色煙霧 組卷:130引用:4難度:0.5 -
7.下列水循環的過程中,水的狀態是由氣態變成液態的是( )
A.海洋表面水蒸發 B.陸地上降雨 C.冰川熔化成水流入江河 D.森林中植物的蒸騰作用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8.20℃時幾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名稱 氯化鈉 氫氧化鈣 氯酸鉀 硝酸鉀 溶解度(克/100克水) 36.0 0.165 7.4 31.6 A.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B.20℃時,100克水最多溶解7.4克氯酸鉀 C.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到50克水中形成的是不飽和溶液 D.20℃時,增加水的質量可以增大氫氧化鈣的溶解度 組卷:68引用:6難度:0.5 -
9.1666年,牛頓將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太陽光是復色光,②和③是單色光 B.②→③順序依次是從紅光到紫光 C.單色平行光照射同一個凸透鏡紅光焦距比紫光短 D.這個現象產生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組卷:202引用:3難度:0.5 -
10.如圖一表示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全過程,圖二表示某海島生態系統食物網,圖三表示某食物鏈中三種生物體內所含有機物的直方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圖一中,甲乙丙丁里代表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的是甲 B.圖二所示的食物網中,海藻中的能量通過3條食物鏈傳遞給大黃魚 C.圖三中A、B、C構成了圖二中含海龜的一條食物鏈,其中C代表海龜 D.圖二中的動物生殖方式是體內受精,胚胎發育方式為卵生 組卷:214引用:4難度:0.5
四、解答題(第31題6分,第32題6分,共12分)
-
31.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一所示:
(1)t1℃時,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
(2)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質
(3)圖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狀態變化過程可以在圖一中表示為
A.b點→a點
B.c點→a點
C.c點→b點
D.c點→d點組卷:100引用:3難度:0.5 -
32.由于近期甲流爆發,“二氧化氯”消毒液廣泛應用于學校教室、食堂等的衛生消毒。某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
1000g溶質質量分數80%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儲藏
(2)向100千克溶質質量分數為80%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加入300千克水,請計算加水稀釋后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組卷:4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