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西省南昌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9 13: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填涂到答題卷中。)
-
1.如圖表示人體的三種血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靜脈,管壁厚、彈性大 B.b為毛細血管,紅細胞只能單行通過 C.血流方向是: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動脈血管是將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 組卷:47引用:4難度:0.5 -
2.我們有時因碰撞而使皮下出現紫紅色斑塊,這是因為下列哪一項出血所致( )
A.動脈 B.靜脈 C.心臟 D.毛細血管 組卷:71引用:11難度:0.7 -
3.如圖為心臟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的管壁厚,彈性大,內流動脈血 B.⑤的壁最厚,肌肉發達,收縮和舒張能力最強 C.⑦左心房收縮,房室瓣打開,血液流向⑨ D.⑨收縮,動脈瓣打開,血液流向② 組卷:480引用:41難度:0.5 -
4.手在耳后輕壓,可感受到血管的“跳動”。引起這種“跳動”的根本原因是( )
A.呼吸的快慢 B.脈搏的頻率 C.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D.動脈管壁的收縮和舒張 組卷:61引用:5難度:0.9 -
5.煤氣中毒時,吸入的一氧化碳從進入心臟到抵達腿部肌肉細胞前所經過的路徑依次為( )
①主動脈
②右心房
③右心室
④左心房
⑤左心室
⑥下肢動脈
⑦肺動脈A.②③①⑥ B.②⑤①⑥ C.④⑤①⑥ D.④⑤⑦⑥ 組卷:147引用:3難度:0.7 -
6.血液在循環系統中流動的方向是( )
A.心室→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 B.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 C.心房→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室 D.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 組卷:246引用:664難度:0.5 -
7.在一次車禍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膚受到創傷,失血200毫升.對這樣的傷員,下列治療措施沒有必要的是( )
A.股骨復位固定 B.輸血200毫升 C.皮膚傷口做止血處理 D.注射抗菌素,防止傷口感染 組卷:171引用:6難度:0.7 -
8.下列都具有排泄功能的一組 ( )
①肺 ②腎臟 ③腸 ④皮膚 ⑤胃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組卷:74引用:12難度:0.9 -
9.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排泄( )
A.排出尿液 B.排出糞便 C.呼出二氧化碳 D.排出汗液 組卷:27引用:5難度:0.7
四、綜合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每空2分,共計24分)
-
27.生物學興趣小組為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1:取兩個規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別貼上標簽A、B;
步驟2:在兩玻璃缸中分別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別飼養2只同種且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蝌蚪;
步驟3:A玻璃缸隔天加入甲狀腺激素制劑5mg,持續5次,B玻璃缸不添加甲狀腺激素,其他培養條件都相同;
步驟4:每天觀察蝌蚪的發育情況,并進行記錄。
記錄數據整理如下,請分析回答:玻璃缸 長出后肢所需的平均天數/天 長出前肢所需的平均天數/天 尾消失所需的平均天數/天 尾消失時的平均體長/cm A玻璃缸 4 7 26 0.7 B玻璃缸 5 9 37 1.3
(2)改進實驗后,根據觀察記錄的數據能得出結論:
(3)興趣小組若想進一步驗證“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他們需要設置C玻璃缸,再選取相同數量、同一批的蝌蚪,將其
(4)實驗結束后,應將蝌蚪和青蛙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8.請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霧霾、酸雨、溫室效應、物種的減少、土地沙漠化、化學污染等世界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時指出: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措施。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研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而人類的活動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數量不斷增加,如何通過有節制的生活,使人們過上綠色、低碳的生活呢?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倡導“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1)無論是霧霾還是酸雨都跟大氣污染有關,請根據以上內容說一說,人類的哪些活動容易污染空氣,導致霧霾和酸雨?(至少列舉兩項)
(2)在世界環境問題中,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其中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3)為了緩解大氣污染,減少霧霾和酸雨,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該做些什么?
(4)為了響應“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的號召,你是怎么做的?(寫出符合題意要求的一條即可)組卷: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