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中山市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3 11:0:1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27分)
-
1.下列估測正確的是( )
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時間是3秒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C.普通家庭的房門的高度約為2m D.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是36.5攝氏度 組卷:15引用:3難度:0.8 -
2.下列實例中,應用了次聲波的是( )
A.利用聲波清洗精細的零件 B.監測聲波,預報海嘯、臺風 C.蝙蝠利用聲波判斷物體的位置和距離 D.醫生利用B超為病人檢查身體 組卷:129引用:8難度:0.9 -
3.兩支消毒后的體溫計示數均為38℃,如果直接用它們去測量兩個體溫分別為37.5℃和39℃的病人,則這兩支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 )
A.37.5℃、39℃ B.37.5℃、38℃ C.38℃、39℃ D.39℃、39℃ 組卷:493引用:10難度:0.6 -
4.甲、乙兩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乙的路程之比為3:5,時間之比為3:1,則速度之比( )
A.9:5 B.5:9 C.1:5 D.5:1 組卷:122引用:5難度:0.8 -
5.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
A.甲車的速度最快,丙車最慢 B.乙車在5s內運動的路程為20m C.甲車為參照物,則丙車是靜止的 D.甲車做變速直線運動,乙車和丙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組卷:136引用:3難度:0.7 -
6.如圖是冰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冰熔化過程持續了5min B.處于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狀態 C.冰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熱 D.冰在BC段之間溫度不變,不吸熱也不放熱 組卷:287引用:8難度:0.5 -
7.下列物質都是晶體的是( )
①冰;②玻璃;③海波;④瀝青;⑤銅;⑥蠟。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③④ 組卷:232引用:3難度:0.5 -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澡時,洗澡水的適宜溫度約為70℃ C.體溫計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D.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組卷:9引用:2難度:0.8
五、綜合題(每空1分,共10分)
-
24.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出①(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細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現聲音的②(“音調”或“響度”)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道理。
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多”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頻率較低,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
材料四:氣溫影響著地面附近的空氣狀況,氣溫越高,地面附近空氣變得越稀薄,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度越快,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播速度較上層快,所以地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向四周傳播時是向上拐彎的。
問題:
(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②。
(2)材料三中的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喊叫。從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聲音傳播時向(上/下)拐彎。
(5)“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的傳播路徑向(上/下)拐彎。組卷:218引用:5難度:0.3 -
25.小明和幾位同學利用國慶假期嘗試自制溫度計,用玻璃小藥瓶、透明吸管、紅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圖中A、B、C、D四支溫度計并標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溫度計的小藥瓶中裝滿紅色的水,D的小藥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紅色的水;
①玻璃小藥瓶相當于普通液體溫度計構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為了能夠明顯地觀察到測溫物質 (溫度或體積)的變化;
②A、B、C三支溫度計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溫度計的精確度最高(A或B或C);
③當氣溫升高時,D中液柱ab會向 (“左”或“右”)移動。組卷:48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