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第11章 簡單機械和功》2018年單元測試卷(1)
發布:2024/11/1 18:30:6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杠桿右端掛有重為G的物體,杠桿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
A.F1<F2 B.F1>F2 C.F2<G D.F1=G 組卷:1848引用:29難度:0.9 -
2.如圖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蹺蹺板。如果它們腳不著地,蹺蹺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 B.大熊和小熊到支點的距離相等 C.他們各自的重力與各自的力臂的乘積相等 D.以上說法都正確 組卷:874引用:9難度:0.9 -
3.如圖所示的用具,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B. C. D. 組卷:527引用:6難度:0.7 -
4.如圖,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為0.5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實驗前出現如圖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左調B.
如圖,在AB處各增加一個鉤碼,杠桿仍然能保持平衡C.
如圖,彈簧測力計從a位置轉到b,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需變大D.
如圖,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向上拉杠桿,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小于3牛組卷:1074引用:17難度:0.7 -
5.為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設計如下兩種方式拉升重物,下面關于探究的做法和認識正確的是( )
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測力計也上升h高度 B.若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 C.減小動滑輪質量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D.若用定滑輪拉重物,當拉力豎直向下最省力 組卷:1069引用:16難度:0.7 -
6.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在4s內將重為16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若動滑輪重20N,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向上移動了4m B.拉力F的功率為90W C.拉力F為90N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組卷:242引用:13難度:0.7 -
7.如圖所示,AC>BC,在相同時間內把同一物體分別沿斜面AC、BC勻速推上頂端,推力分別為F1、F2,功率分別為P1、P2,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組卷:3654引用:66難度:0.9 -
8.媽媽與小明進行爬山比賽,他們選擇的起點、路徑和終點都相同,全程設為勻速運動,媽媽的體重是小明的2倍,媽媽所用的時間是小明的3倍,若媽媽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W1、功率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W2、功率為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W1:W2=2:1 P1:P2=6:1 B.W1:W2=2:3 P1:P2=2:1 C.W1:W2=2:1 P1:P2=3:2 D.W1:W2=2:1 P1:P2=2:3 組卷:1562引用:33難度:0.9 -
9.如圖為“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體2s內勻速上升0.1m,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示(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 B.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05m/s C.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功率為0.12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83.3% 組卷:1197引用:22難度:0.7
五、計算題
-
28.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G=80N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在2s~4s內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求:
(1)在4s~6s內,重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2)在2s~4s內,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
(3)在0~2s內,重物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組卷:1623引用:9難度:0.3 -
29.搬運工人站在水平高臺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豎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計繩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為640N,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4×10-2m2,提升時間為20s,重物上升高度為2m。求:
(1)提升時繩自由端的速度為多少;
(2)若拉力F的大小為150N,則拉力的功率為多少;
(3)若上述過程中所提貨物重為36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4)若仍用該滑輪組提升另一貨物,當提升過程中該工人對高臺的壓強為2.0×104Pa,則所提升貨物的重力為多少。組卷:735引用:9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