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7 4:0:1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維薩里和比夏分別通過對人體尸體解剖和器官觀察,揭示了器官和組織水平的結構 B.列文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木栓組織,把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室”命名為細胞 C.施萊登和施旺運用科學觀察和不完全歸納法,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 D.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豐富和完善了細胞學說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2.關于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及內容要點,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
①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②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多樣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③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學說的建立者
④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⑤列文虎克發現并命名了細胞
⑥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⑦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研究由細胞水平進入了分子水平A.6項 B.5項 C.4項 D.3項 組卷:47引用:6難度:0.7 -
3.下列事實或證據中不能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是( )
A.人體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B.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 C.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的適宜條件下能釋放氧氣 D.用手抓握物體需要一系列細胞的協調配合 組卷:77引用:5難度:0.8 -
4.觀察圖示,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圖表示的生命系統是生物群落 B.圖中可包含生命系統的所有結構層次 C.圖中冷箭竹包含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與大熊貓的相同 D.圖中可能存在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的生命系統 組卷:35引用:3難度:0.8 -
5.新冠病毒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如圖所示),它必須在宿主活細胞內才能完成增殖和代謝等生命活動。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會出現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肺炎,甚至死亡。下列有關該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質可在病毒內合成 B.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新冠病毒必須寄生在宿主活細胞中才能生存,這說明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D.為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機理,可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普通培養基大量培養該病毒 組卷:14引用:6難度:0.8 -
6.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希望將火星變成第二個地球,藍細菌可成為“火星拓荒者”,噬藻體是一種寄生在藍細菌中的DNA病毒。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藍細菌和噬藻體均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B.藍細菌中的葉綠體利用火星上的陽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 C.噬藻體不能獨立構成任何的生命系統 D.病毒的生活離不開細胞,病毒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7.科學家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質炎病毒,該人工合成病毒能夠引發小鼠脊髓灰質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質炎病毒可以視為人工制造了生命 B.該人工合成病毒的結構和功能與天然病毒的不完全相同 C.該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但參與某些層次生命系統的組成 D.該病毒和支原體都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具有核糖體和擬核結構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8.有關下列5種生物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和⑤最主要的區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①②細胞之間具有差異性,但無統一性 C.①②④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都是自養生物 D.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質,都含有染色體 組卷:51引用:12難度:0.7 -
9.下列關于綠藻和藍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藻和藍細菌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這與它們的細胞中均含有葉綠體有關 B.衣藻能合成蛋白質,顫藍細菌沒有合成蛋白質的結構 C.藍細菌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而綠藻沒有 D.綠藻和藍細菌的大量繁殖可能與水體富營養化有關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10.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的細胞壁形成,能用于治療支原體肺炎 B.藍細菌與變形蟲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營養方式為自養,后者營養方式為異養 C.硝化細菌與變形蟲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前者具有細胞壁而后者沒有 D.大腸桿菌和發菜在結構上的統一性體現在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膜及核糖體等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11.下列有關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 B.框圖②內的生物除煙草花葉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 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都有細胞壁 D.框圖④內都是原核生物 組卷:22引用:15難度:0.9 -
12.關于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高倍鏡下觀察時,用粗準焦螺旋調整焦距 B.高倍鏡下無法觀察到花生子葉中被染色的脂肪顆粒 C.由低倍鏡轉到高倍鏡前,將待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 D.目鏡放大倍數與鏡頭長短呈正相關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13.實驗中用同一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 4 次,得到清晰的四個物像如圖。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提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B.實驗者若選用目鏡 15×和物鏡 40×組合觀察,則物像的面積是實物的 600 倍 C.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可能在目鏡和反光鏡上 D.若每次操作都未調節目鏡,看到清晰物像時物鏡離裝片最近的是④ 組卷:2引用:15難度:0.8 -
14.對圖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①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a轉換成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若圖②是顯微鏡某視野下洋蔥根尖的圖像,則向右移裝片能觀察清楚c細胞的特點 C.若圖③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發現細胞質的流動是順時針,則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 D.當圖④視野中的64個組織細胞變為4個時,視野明顯變暗 組卷:164引用:17難度:0.8
解答題
-
43.如圖是人們常見的幾種單細胞生物,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幾種生物共有的結構是
(2)與綠色開花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類似的生物是
(3)眼蟲與植物和動物都有相同之處,從進化的角度看,你認為合理的解釋是
(4)如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不同視野,若將視野1轉為視野2,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①調節粗準焦螺旋抬高鏡筒
②調節光圈使視野明亮
③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⑤向右移動裝片
⑥向左移動裝片組卷:5引用:2難度:0.6 -
44.科學家研究發現,“熊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生命力最為頑強的動物。“熊蟲”對不良環境有極強的抵抗力,在不良環境中它們會自行脫掉體內99%的水分,身體萎縮成正常情況下的一半,處于一種隱生(假死)狀態,此時會展現出驚人的耐力,以此來“扛”過各種極端環境。出于假死狀態的熊蟲的代謝率幾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凍數小時,直到環境改善為止。據研究,“熊蟲”進入隱生狀態時,它們的體內會大量產生一種叫作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問題:
(1)“熊蟲”處于隱生(假死)狀態時,主要脫去的是
(2)有人認為“熊蟲體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護組織細胞,使組織細胞免受低溫造成的損傷”。請設計一實驗方案,用于探究題中假設的真實性,請將其補充完整。
Ⅰ.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從化學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實驗的材料應具有自身不含也不能
Ⅱ.操作過程:
①取適量哺乳動物細胞,隨機等分成甲、乙兩組(以甲組為實驗組);
②向
③將甲、乙兩組細胞均控制在-273℃溫度下冰凍數小時;
④甲、乙兩組細胞恢復到常溫后,觀察并記錄甲、乙兩組細胞生活狀況。
Ⅲ.預期結果及結論:①
②組卷:3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