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洪緒中學九年級(上)第二次質檢語文試卷
發布:2025/1/3 4:0:2
一、積累運用。(26分)
-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榮膺
suì
綽
駕 yù組卷:2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涌現出了一大批舍生取義的英雄模范,他們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災大難都擊不垮、打不倒的。 B.富有創造力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C.在學校組織的中秋晚會上,老師和同學們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色,共享天倫之樂。 D.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們妙手回春,治愈了眾多患者,讓他們重獲健康。 組卷:8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消防宣傳員為“宅”在家里的大爺大媽發放了防災減災宣傳材料。 B.教育部在做出這項戰略部署時,特別強調職業院校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引導,避免不再出現片面的“考證熱”。 C.升旗時,全體同學的目光和歌聲都集中到豎立在主席臺前的旗桿上。 D.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電子產品極其廣泛地進入大眾的生活。 組卷:9引用:2難度:0.8 -
4.下列語法知識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是假設復句。 B.“永恒的驕傲”“一封家書”“十分艱巨”“慢慢地離開”這四個短語類型相同。 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句中“粗獷”是形容詞。 D.“李白的詩歌充滿強烈而又集中的藝術力量。”句中“充滿”作謂語。 組卷:283引用:7難度:0.7
二、閱讀。(44分)
-
13.課外閱讀。
彈花匠
李代高 ①家住洞庭湖畔,那是有名的產棉區,自然就多彈花匠。
②村里來了彈花匠,媽媽請他們為我家彈新棉被。那是兩個單瘦的年輕人,他們把潔白的新皮棉鋪在寬寬的門板上,腰間系一個寬寬帶子,一塊厚厚的青竹片插在后腰上,在竹片的上端垂下皮繩,帶著一張長長的弓。那弓上緊緊繃著弦。彈花匠手執一個油亮的大木錘敲打弓弦,將皮棉彈成蓬松蓬松的棉絮。通通通!通通通!彈棉聲,實在是一首美妙動的樂曲。我們幾個小把戲便好奇地圍著前后左右地看,竟也模仿他們彈棉花的樣子,手執一個物件,一進上下揮動,一邊“通通通”地叫將起來,惹得大人們一陣陣地笑。傍晚,媽媽殺了家中的大蘆花公雞,活了上的白酒,熱情地請彈花匠上席,一邊給敬酒,一連聲感謝這兩位彈花匠師傅夸他們彈的棉被好。夜里,我躺在新棉被上,果然是好,柔軟舒服,好暖和。夜里我還做了個夢,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彈花匠,正腰背弓弦“通通通”地彈棉花哩!
③時隔三十多年,近日,我又見彈花匠,那是外地來的兩位彈花匠師傅,都有五十多歲了,頭發花白,胡子喳喳,就在小城鬧市區的一個剛拆掉舊屋尚未建新屋的空地上拉開了架勢,他們將托運來的木彈花機擺弄好,在水泥地上鋪上了網線的工具,攬起了生意,彈起了棉被來。由于是在空曠地上操作,沒有鋪板,城里人只請他們彈制墊棉被,且往往是舊棉被翻新。他們從清早開始做活兒,將舊棉被撕開,那舊網線卻小心翼翼地撕下,猶如撕下一本舊書的“封面”,然后將這些“封面”放在一邊,我挺奇怪,這舊網線有什么作用呢?
④他們已沒有那種可發出美妙動聽的音樂的彈弓和神奇的木錘了,而是將拆下來的舊棉絮放在木彈花機里,兩位花白胡子便輪番踩著兩個木踏板,木彈花機的大飛輪便很快地旋轉起來,鏈條也發出嘶嘶的細吟,另一端的出口便吐出來了彈得蓬松柔弱的棉絨,也是絮狀物!比老式彈弓彈得更佳。只是在加工時灰塵彌漫、棉絨飛舞,在風中輕輕飄動。也有幾個城里的孩子圍著好奇地看,如三十多年前的我們一樣,盡管沒有那發出的巨大音樂了。可是,大人們卻不讓孩子們欣賞,邊拉孩子們邊說:這有什么稀奇好看的,小心吸了這灰塵后生病!我不由一震,竟將我對彈花匠彈棉花時的美好記憶蒙上了一絲兒陰影,就如在一幅完美的水彩畫上滴了幾滴墨跡一樣。
⑤兩位彈花匠并不理會眼前發生的一切,仍然利索地彈棉花,盡管是舊棉絮,但工作效率不用說比我記憶中的那時要高多了,一天下來,可彈制三四床棉被。工錢收得不多,且讓顧客隨意地還價,最后的結果是加工一床新棉被才十多元錢。
⑥月上中天之時,他們才收工。席地而坐,胡亂地吃了盒飯。夜深了,他們竟只是鋪上草席子,鋪上舊床單,便在皎潔如水的月色下隨意地就寢了。他們先前撕下的如舊書的“封面”的舊網線,此時果真派上了用場,已連在一起,就著一側圍著組成了一個臨時“帳篷”:遮得住些許風,但遮不住雨;擋得了部分月色,但擋不住夜露與寒氣。這些勤勞善良的匠人,他們把溫暖送進千家萬戶,彈出千萬床棉被讓人溫馨入夢,而他們竟就這樣餐風露宿啊!
⑦第二天,我路過此地,特意停下來與他們閑談,說他們很艱辛,應當善待自己,去租個房子,搞個臨時門面。而這兩花白胡子的人卻說:“我們習慣了。”匠人是走南闖北的,生活苦點算不了什么,“我們需要錢,都有孩子在大城市里上大學,只要有活兒干,我們就什么都滿足了。”他們說到孩子在念大學時,眼中都閃射著希望和喜悅的光波,飽經滄桑的臉上也漾起了憨厚而略顯自豪的微笑。我不由心中一酸: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呵!他們為了孩子深造,為了窮鄉僻壤出人才,竟能這般吃苦耐勞!
⑧過了幾日,我再次從那里路過時,駐足細看,情況有了新的變化:他們用舊棉被網線搭成的帳篷上又添加了不少塑料袋之類,變成了一個穹廬狀的小屋了,并且“小屋”外還添加了小煤爐、鍋碗瓢盆之類,還有裝水的塑料桶等,儼然如一戶都市里的“家”。
⑨他們只是和我微微點頭笑笑,一個仍在雙腿不停地歡快地踩動木彈花機,一個忙不迭地網棉被網線。他們的臉上都看不出一點愁苦地神情,只有那沾滿棉絨、灰塵的花白頭發在風中飄凌。我竟然向他們久久地注目,心中似有潮水般澎湃,少年時代所見的兩個年輕彈花匠的笑臉和這兩個老年彈花匠的笑臉在不停地交替閃現……
(1)根據文章情節,填寫下表。彈花匠的情況 我的情感態度 ① 好奇和向往 30年后,彈花匠在空地上招攬生意,艱辛而勤勞 ②
①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④段畫線句子。
我不由一震,竟將我對彈花匠彈棉花時的美好記憶蒙上了一絲兒陰影,宛如在一幅完美的水彩畫上滴了幾滴墨跡一樣。
②結合語境,賞析第⑦段中加點詞。
“我們就什么都滿足了。”他們說到孩子在念大學時,眼中都閃射著希望和喜悅的光波,飽經滄桑的臉上也漾起了憨厚而略顯自豪的微笑。
(3)結合全文內容,談談你對第⑨段畫線句子“他們的臉上都看不出一點愁苦地神情,只有那沾滿棉絨、灰塵的花白頭發在風中飄凌”的理解。
(4)請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文章第③段的作用。組卷:8引用:2難度:0.4
三、寫作。(50分)
-
14.按要求寫作。
汪曾祺曾說:“靜思往事,如在目底。”回首流過的歲月,總有些事,值得品味總有些人,給于你愛;總有……
請以“靜思往事,愛在流淌”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等;②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組卷:116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