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8年單元測試卷(湖南省邵陽市)(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試劑操作方法
            ACO2(CO)足量O2點燃
            BCaO(CaCO3適量稀鹽酸蒸發、結晶
            C硝酸鈉溶液(硫酸鈉)適量硝酸鋇溶液過濾
            DCuO粉末(C粉)適量稀鹽酸過濾

            組卷:32引用:9難度:0.7
          • 2.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選項不能實現圖示轉化的是(  )
            選項
            A C CO2 CO
            B H2O2 O2 H2O
            C CuO Cu CuSO4
            D NaOH NaCl NaNO3

            組卷:54引用:3難度:0.5
          • 3.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流程簡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資料:已知銨鹽均易溶于水,在受熱的條件下均能分解。

            組卷:64引用:4難度:0.7
          • 4.下列四個裝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的是(  )

            組卷:2384引用:9難度:0.7
          • 5.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取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恢復到初始溫度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8引用:4難度:0.7
          • 6.節能減排、低碳出行是我們倡導的生活方式。下列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1引用:7難度:0.9
          • 7.以下一組對比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②CO2能夠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紙花變色              ④CO2不支持燃燒。

            組卷:263引用:9難度:0.7
          • 8.下列是某化學學習小組在“人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動中提出的一些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組卷:450引用:120難度:0.9
          • 9.下面是對四個實驗繪制的圖形,其中實驗結果與圖形對應準確的是(  )

            組卷:140引用:58難度:0.7
          • 10.下列實驗設計不能實現其對應實驗目的是(  )

            組卷:2引用:3難度:0.7

          三、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22分)

          • 30.通過學習,我們掌握了制備氧氣的一些方法,例如:A.分離空氣B.加熱分解高錳酸鉀C.分解過氧化氫D.加熱分解氯酸鉀E.電解水等等;也熟悉一些氣體的制取和收集裝置,例如:

            (1)以上制取氧氣的方法中,要用到催化劑的反應有
             
            (填字母,下同).
            (2)在上述收集裝置中,既可用來收集氧氣,又可用來收集氫氣的是
             

            (3)若以加熱分解氯酸鉀制取氧氣為例,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并寫出對應的文字表達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填“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31.如圖為某家長帶著小孩在下水道井蓋小孔上點燃鞭炮發生爆炸的畫面。現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氣體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氣體CO;
                   (Ⅱ)含可燃性氣體CH4
                   (Ⅲ)含可燃性氣體CO和CH4
            【收集氣體】用大的可樂塑料瓶裝滿水,打開瓶蓋用繩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鐵鉤將礦泉水瓶倒轉,使
             
            ,將瓶提到井口迅速蓋好瓶蓋備用。
            【進行實驗】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1) 導出瓶中氣體,通過裝有
             
            的洗氣瓶
            \ 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氣體
            (2) 再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 目的是除去
             
            (3) 將步驟(2)的氣體導出點燃:
            ①用吸附少量無水硫酸銅粉末的石棉貼在小燒杯內壁,再把小燒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火焰上方
            ①無水硫酸銅
             

            ②燒杯內壁變渾濁
            ①證明有H2O生成;
            ②證明有
             
            生成
            【作出判斷】根據上述實驗現象,甲同學認為猜想Ⅲ正確;而乙同學認為甲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
             
            也有相同的現象。如需進一步確認還應檢驗
             
            的存在,其方法是
             

            【拓展】若需要工人進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開下水道井蓋后應首先進行的操作是
             

            組卷:477引用:1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