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101中學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

          • 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繼35年前廣東發現的“南海一號”宋代沉船之后,中國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伴L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體量大、保存較為完整、預計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具有極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專家稱:“‘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顆珍貴的‘時間膠囊’,包含當時大量的社會、經濟、自然、人文等信息,對造船史、科技史、海交史、陶瓷史、經濟史等學科研究都具有價值?!睆哪壳暗目睖y情況看,古船船型疑似為明清時期上海水上運輸廣為使用的平底沙船。古船殘長約38.5米、殘寬約7.8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攬樁、主桅桿、左右舷、上甲板等結構完整??脊湃藛T選取其中前后4個艙室進行小范圍清理,均發現艙內有碼放整齊的景德鎮窯瓷器等文物。
                  船體及周圍還出土了紫砂器、越南產水煙罐、木質水桶殘件、桅桿、大型硬木船材、鐵錨、棕纜繩、滑輪、金屬鉆頭、鉆桿以及黑色礦物等大量文物。2021年7至9月,上海市文物局再次組織專業機構對古船及周圍區域進行水下調查,清理出前幾次調查未發現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特別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書“同治年制”款,為古船斷代提供了重要依據。
                  上海市文物局局長方世忠說:“‘長江口二號’古船是近代上海作為東亞乃至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與‘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實物見證?!L江口二號’水下考古大發現,為我們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此次考古成果為我國這一歷史時期大型木質沉船的發現填補了空白,也為“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的研究進一步提供了實證。
            “長江口二號”水下考古工作在零能見度的環境下取得了關鍵性技術突破和成果,為全球開展河口海岸復雜渾水水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開辟了新思路,樹立了世界渾水水下考古技術的新標桿,成為中國水下考古邁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更令人期待的是,“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還將成為世界首個古船考古發掘、整體遷移、文物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展示同步實施的項目?!伴L江口二號”古船保存極其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大,足以支撐建成一座極具影響力的古船博物館。
                  材料二:今年3月2日,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聯合宣布正式啟動“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伴L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的展開,標志著我國水下考古在科技層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國為世界水下考古貢獻了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目前全球水下沉船考古的打撈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提取船上文物后拆解打撈沉船;二是采用圍堰抽水進行考古發掘后再打撈沉船;三是特制沉箱將沉船、文物與其周圍海水、泥沙按照原狀一次性吊浮起運整體打撈。
                  長江口水體濁度極高,水下能見度幾乎為零,平潮工作時間又很短,無法完成通常意義下的科學水下考古測繪、拍照作業;水下考古和建造圍堰所需時間和成本巨大,圍堰后考古還將長時期阻礙航道。整體打撈則能以最短時間、最小成本、最大程度保留歷史信息遷移沉船。
                  長期以來,渾水環境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瓶頸,上海長江口水域尤其突出。為此,上海市文物局組織相關研究機構開展聯合攻關,自主研發了獲得國家專利的“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開發了“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關鍵技術”,該技術獲得了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綜合運用無人艇、多波束、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和磁力儀等海洋物探掃測設備,對長江口水域開展水下聯合調查。
                  考古技術人員用造隧道技術來打撈水下沉船,這在全世界水下考古中還是第一次。以頂進發射機架驅動22根專門制造的巨型“弧形梁”,“弧形梁”頂部是威力強勁的隧道盾構掘進裝置,尾部搭載推力巨大的隧道盾構推進裝置。這個“神器”可以從古沉船底部快速掘進、擊穿長江口海底厚厚的泥沙甚至巖石雜物,在古船底部形成一個巨大的弧形沉箱。沉箱長達51米、寬19米、高9米,可以把“長江口二號”古船及其附著的厚厚泥沙與海水“滴水不漏”地包裹起來,加上打撈設備的自身重量,沉箱總重量近1萬噸。這樣的高科技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保障文物安全。據介紹,弧形梁的制造精密度很高,誤差在毫米級別,體現出我國高端制造能力的強大。
                  此次整體打撈綜合了核電弧形梁加工工藝、隧道盾構掘進工藝、沉管隧道對接工藝等,也是這些高新技術首次應用于文物保護和考古領域,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發展。
            (以上兩則材料取材于孫麗萍、顏維琦的文章)(1)根據材料一,下列對“長江口二號”古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一艘新發現的宋代沉船
            B.是我國水下考古重大成果
            C.木質船體結構保存較為完整
            D.沉船體量大裝載文物數量多
            (2)根據材料一,下列對“時間膠囊”的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船保存結構可體現古代造船技術水平
            B.船上瓷器有助于研究古代貿易、陶瓷史
            C.古船船型可印證長江水上交通情況
            D.硬木船材可反映上海植物種植信息
            (3)根據材料二,下列對材料一中“新標桿”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特制沉箱整體打撈
            B.渾水水域水下成像
            C.用造隧道技術打撈古沉船
            D.沉管隧道對接應用于考古
            (4)對“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21年下半年水下探測,有可喜的文物發現
            B.水下考古能與古船博物館建設展示同步實施
            C.建造圍堰進行考古會長時間影響長江航道通行
            D.沉箱原理是利用船體泥沙和海水保護文物安全
            (5)以“長江口二號”沉船為依托的古船博物館需要制作文物宣傳展板。請結合材料,為宣傳展板撰寫一份該博物館主展品的文字介紹。要求:突出主展品的歷史信息及價值。語言通俗易懂,信息真實準確。

            組卷:21難度:0.6

          二、本大題共6題,共24分。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夫儒生,禮義也;耕戰,飲食也。貴耕戰而儒生,是棄禮義求飲食也。使禮義廢,綱紀敗,上下亂陰陽謬,水旱失時,五谷不登,萬民饑死,農不得耕,士不得戰也。故以舊為無益而去之,必有水災;舊禮為無補而去之,必有亂患。儒者之在世,禮義之舊防也,有之無益,無之有損。夫禮義,無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須[1]禮義而成。猶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須不蹈者;身須手足而動,動者待不動者。故事或無益,益者須之;或無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戰所須待也,棄而不存,如何?
                  韓子非儒,謂之無益有損,蓋謂俗儒無行操,舉措不重禮,以儒名而俗行,以實學而偽說,貪官尊榮,故不足貴。夫志潔行顯,不徇爵祿,去卿相之位若脫躧者,居位治職,功雖不立,此禮義為業也。國之所以存,禮義也。民無禮義,傾國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禮愛義,率無禮義士,激無義之人。人民善,愛其主上,此亦有益也。聞伯夷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風者,薄夫,鄙夫寬。此上化也,非人所見。
                  段干木【2】闔門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閭,秦軍聞之,卒不攻魏。使魏無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強國也,兵無不勝,兵加于魏,魏國必破,三軍兵頓,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闔門之士,卻強秦之兵,全魏國之境,濟三軍之眾,功莫大焉,賞莫先焉。
                  齊有高節之士,曰狂譎、華士,二人昆弟也,義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齊,此二子解沮【4】齊眾,開不上用之路,同時誅之。韓子善之,以為二子無益而有損也。
                  夫狂譎、華士,段干木之類也,太公誅之,無所卻到;魏文侯式之,卻強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譎、華士之操,干木之節也,使韓子善干木闔門之節、高魏文之式是也,則善太公之誅非也。使韓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則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為有功;是韓子不賞功、尊有益也。
            (取材于王充《論衡?非韓》)注釋:【1】須:等待,這里是依靠的意思。【2】段干木:戰國時魏國隱士?!?】魏文:魏文侯,戰國初魏國君主。【4】解沮:瓦解、渙散。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貴耕戰而儒生 賤:輕視
            B.使禮義廢,綱紀敗 使:假如
            C.故以舊為無益而去之 防:防備
            D.薄夫,鄙夫寬 敦:敦厚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上下亂陰陽謬 故事或無益,益者須之
            B.舊禮為無補而去之 此二子解沮齊眾
            C.此禮義為業 國之所以存
            D.人民 開不上用之路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儒名而俗行 名義上是儒生,行動卻跟一般人一樣
            B.不徇爵祿 不為了爵位和俸祿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C.此上化也,非人所見 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 指責干木的操行、貶低魏文扶軾致敬
            (4)根據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認為儒生沒有用處只有害處,本文認為儒生很有用處,不應拋棄。
            B.本文贊賞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軾致敬的做法,認為功勞很大,無法超越。
            C.韓非認為留著狂譎、華士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因而贊賞太公殺了他們。
            D.本文認為狂譎、華士與段干木是同一類人,對保全國家沒有什么用處。
            (5)本文第一段體現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也有相互依賴、相互促成的一面。請結合本段相關語句,用自己的話談談作者是如何闡明這一思想的。

            組卷:274引用:5難度:0.5
          • 3.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注】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br />(《陽貨》)
            【注】言:德。
            孔子為什么把學習與道德修養聯系在一起?請從“六言六蔽”中任選兩個,用自己的話加以解釋。

            組卷:131引用:5難度:0.6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25分。

          • 4.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
            紅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操。
            (3)閱讀詩論并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請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

            組卷:44引用:1難度:0.6
          • 5.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1)極富想象力的神話故事為李白的詩歌帶來浪漫色彩,《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以虛襯實,突顯天姥山勝似仙境的神奇色彩。
            (2)寄情山水可以使人苦悶的心情獲得解脫,《赤壁賦》中“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
             
            ”表達了蘇軾從無盡的自然萬物中可以獲得心靈安寧和滿足的感悟。
            (3)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影響深遠,元代馬致遠的雜劇《青衫淚》、明代顧大典的傳奇劇《青衫記》都是據這首詩改編而成,劇名來自詩中“
             
            ,
             
            ”兩句。
            (4)同學在母親節這天發布了一首原創小詩,表達對母親的贊美和感謝,評論區被“深有同感”刷屏,這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所感嘆的“
             
            ,
             
            ”。
            (5)在“強國有我”的主題班會上,同學們用《論語》中“
             
            ,
             
            ”勉勵自己,決心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勇擔大任。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四、(二)寫作(共60分)

          • 16.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致廣大而盡精微?!保ā抖Y記?中庸》)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保ㄌ拼?李白)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保ㄔ?范梈)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孫中山)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保惇毿悖?br />“我只是螢火之光,怎能與皓月爭輝。”(“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希望大家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嘗試一下想嘗試的東西,因為努力永遠不會欺騙你的?!保ū本┒瑠W會金牌獲得者蘇翊鳴)
            “我們每一個航天員不是在飛天就是在為了飛而奮斗的路上,我也是如此。”(“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
                  請以上述兩到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機關聯,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17.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2021年11月14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葉光富、翟志剛在太空站深情朗讀了巴金先生的《激流》總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么地方去!”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以“生活的激流”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組卷:9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