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上杭三中八年級(上)開學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12 1:0: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
1.近幾年來,很多中小學生到校外綜合實踐基地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親密接觸”。參加這一活動能讓學生( )
A.掌握所有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B.體會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 C.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 D.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組卷:3引用:7難度:0.7 -
2.下列行為中體現了“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的有( )
①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
②看到小區墻面有人亂貼廣告,給居委會反映問題
③為社區的垃圾分類查找資料,進行知識宣傳
④過馬路時攙扶老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組卷:11引用:14難度:0.9 -
3.從古代的“同硯”“同門”“同窗”到今天的同學、校友、學長,這些社會關系的確立都是基于( )
A.法律關系 B.血緣關系 C.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 組卷:19引用:9難度:0.8 -
4.“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對愛因斯坦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 B.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 C.個人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D.社會發展進步需要每個人作出各種奉獻 組卷:66引用:9難度:0.8 -
5.小王在家里主動幫媽媽做家務;在學校認真聽講……小王的這些行為表明( )
A.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B.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C.不同的社會身份,承擔不同的責任 D.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和參加勞動 組卷:4引用:6難度:0.8 -
6.紅色研學活動因可以邊研學邊感受紅色文化而備受關注。某中學準備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一次參觀紅旗渠的研學活動。下面四位同學的想法正確的是( )
A.甲: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參加這樣的活動沒有意義 B.乙:紅色研學意義重大,但去紅旗渠太遠,我不適應 C.丙:新時代中學生要積極參加,用紅色基因滋養心靈 D.丁:我不想去,周末要好好放松,要讓父母幫我請假 組卷:2引用:2難度:0.8 -
7.針對下表中的“微行為”,最恰當的“點評”是( )
序號 微行為 點評 ① 參加義務勞動 培養勞動觀念 ② 公共汽車上主動為孕婦讓座 親社會的行為 ③ 男生幫上臺表演的女生搬樂器 超出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尺度 ④ 主動報名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工作 盡己之力回報社會的成名之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54引用:1難度:0.7 -
8.2022北京冬奧會給各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冬奧會志愿者的服務更是讓多國運動員難以忘記。志愿者們在冬奧會期間提供接待引導、維持秩序等服務。他們( )
①體驗生活,促進自我發展
②浪費學習時間,舍本逐末
③積極參與,可以獲得金錢
④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9.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說明( )
A.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只有老師的教誨才能讓我們不斷成長 組卷:6引用:6難度:0.8 -
1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句名言對我們青少年的啟示是( )
A.只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 B.走出校園,結交社會上的一切朋友 C.關注社會,感受社會生活 D.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一心讀好圣賢書 組卷:25引用:4難度:0.8
三、非選擇題
-
30.網絡生活,理性參與
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運用,手機上網對中學生來說已不再是個新鮮詞。有些同學利用它查閱資料、學習新知,結交朋友;有的同學利用它玩暴力游戲、看黃色電子書,在網上吐槽漫罵……手機這個美麗的終端讓一些同學永遠在線。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網絡給你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
(2)網絡是把雙刃劍,除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之外,你認為網絡還有哪些消極影響?
(3)作為中學生,請你為同學們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些建議。組卷:31引用:11難度:0.5 -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做好交通安全工作,營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圍,讓學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學校開展了交通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并提出嚴禁學生駕駛電動車。這引起了同學們的討論:
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小敏:我們年齡還小,碰到緊急情況,處置能力較差,電動車速度又快,危險性高。我們還是得遵守交通規則,不騎電動車上路。
小福:騎電動車多快,多拉風!騎不騎電動車是我的自由,學校管得真多!再說,我放學后偷偷的騎,學校也不知道!
(1)請從自由與規則的角度,對小福的“騎不騎電動車是我的自由”這句話進行反駁。
(2)請你就“遵守規則,拒騎電動車”向同學發出倡議(至少3點)。組卷:172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