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19年“世界環(huán)境日”將在中國舉行,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應對空氣污染。下列做法不利于減少空氣污染的是( )
A.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公交車 B.限制、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C.田間焚燒秸稈,凈化環(huán)境 D.火力發(fā)電廠進行脫硫、控塵處理 組卷:95引用:9難度:0.9 -
2.Og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核外電子數(shù)為118,相對原子質量為297,則Og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 )
A.297 B.415 C.179 D.118 組卷:58引用:5難度:0.6 -
3.如圖,這四位同學描述的是同一化學符號,此化學符號是( )
A.HCN B.O3 C.H2O D.NH3 組卷:6引用:3難度:0.9 -
4.把分別盛滿甲、乙、丙氣體的試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對甲、乙、丙氣體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丙氣體都易溶于水 B.乙氣體比甲氣體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氣方法收集甲氣體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氣方法收集丙氣體 組卷:537引用:104難度:0.9 -
5.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 )
A.
紫色石蕊變紅色B.
石灰水變渾濁C.
蠟燭熄滅D.
杠桿左高右低組卷:2493引用:37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15.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按書本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甲)。當裝置內的氧氣低于一定含量時,紅磷就不再與氧氣反應,從而導致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分別用過量的紅磷(著火點260℃)和白磷(著火點40℃)進行該實驗,用測氧氣濃度的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氧氣濃度分別為8.85%和3.21%,請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回答產(chǎn)生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實驗改進】小明根據(jù)鐵生銹的原理設計圖乙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測量項目 實驗前 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燒杯內剩余水的體積 體積(mL) 90.0 130 63.6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
(2)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的主要優(yōu)點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6.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3g,加熱至混合物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8.2g,將剩余固體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濾液是10%的氯化鉀溶液(假設溶液無損失),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
(2)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3)氯化鉀溶液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組卷:732引用:8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