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張掖市高二(下)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4 16: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內環境是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正常情況下,內環境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否則人體會出現一些癥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內環境的三種細胞外液之和少于細胞內液 B.劇烈運動會通過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導致內環境的pH遠低于正常值 C.血漿蛋白缺乏或淋巴管阻塞都會導致組織水腫發生 D.胰島B細胞受損會使胰島素分泌降低,從而導致糖尿病發生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②胰島素的分泌不僅僅受下丘腦的神經調節
③胰島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島素分泌,因此兩激素為協同作用
④垂體分泌的生長素可促進人體的生長
⑤促甲狀腺激素從合成到最后發揮作用總共穿過0層生物膜
⑥激素、神經遞質、酶在發揮生理作用后即被滅活A.1項 B.2項 C.3項 D.4項 組卷:1引用:5難度:0.6 -
3.圖A中甲、乙表示放置在蛙的坐骨神經上的兩個電流表,圖B表示該段神經纖維產生動作電位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要測量靜息電位,可以選擇電流表甲 B.刺激圖A的①處,電流表乙的指針可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圖B中bc段表示Na+通過協助擴散從膜內外流 D.若提高膜外K+濃度,可使圖中a點下移 組卷:26引用:8難度:0.7 -
4.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低濃度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細胞伸長,生長素對細胞生長調節的機理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長素主要通過控制乙烯的合成參與細胞代謝,調控細胞的伸長 B.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和直接抑制細胞伸長的作用 C.植物體中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長素 D.生長素和乙烯均可通過主動運輸進行細胞間的跨膜運輸 組卷:26引用:13難度:0.6 -
5.生物體內細胞間可通過圖示中的兩種方式進行信息交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神經元之間通過方式①進行信息傳遞 B.垂體通過方式②將信息傳遞給甲狀腺 C.血糖調節存在①②兩種信息傳遞方式 D.圖①中化學物質都不可能代表甲狀腺激素 組卷:45引用:7難度:0.5 -
6.如圖所示為甲型H1N1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一些變化以及相關反應,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②過程中會暴露隱藏的抗原,③⑤過程都有細胞因子的作用 B.c細胞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 C.X細胞可以表示兩種細胞即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 D.圖示說明侵入機體的病毒需要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共同發揮作用清除 組卷:6引用:6難度:0.7 -
7.“腰間的肥肉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想要”。2022年5月以來,劉畊宏通過直播健身操引發了新一輪全民健身熱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運動中機體CO2濃度上升導致呼吸加快,其調節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B.有些“劉畊宏女孩”運動后肌肉酸痛,原因是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使得內環境的pH值大幅下降 C.跳操過程中大汗淋漓、面部發紅,原因是機體通過調節汗腺排汗增多和皮膚血管收縮等方式來增大散熱量 D.跳操時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離不開神經系統的參與,外周神經系統包括支配軀體運動的神經和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兩部分 組卷:6引用:2難度:0.6 -
8.如圖是關于種群特征的圖形,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B.A、B分別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D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響種群密度 D.a的含義是確定種群密度的大小 組卷:55引用:2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
-
24.如圖甲是生長素對燕麥胚芽鞘生長作用影響的曲線;圖乙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胚芽鞘的彎曲情況(彎曲角度用A表示)。請據圖回答:
(1)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在圖甲
(2)番茄種子成熟后需經低溫儲藏才能萌發,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員檢測了該種子中的兩種激素在低溫儲藏實驗中的含量變化,結果如圖丙。b為赤霉素,a最可能是
(3)在胚芽鞘向光性實驗中,如果a點濃度是向光側濃度,則背光側生長素濃度X的范圍應為
(4)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有人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物質。他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②為使實驗更嚴謹,還需要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25.當土地停止耕種時,演替便開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稱為先鋒植物。隨著演替的發展,生態學家對某種群增長倍率(λ)和不同時期群落的豐富度指數,進行了統計,如圖甲和乙所示。
(1)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常用標記重捕法,該方法適用于調查
(2)由圖甲可知,所調查種群在第
(3)土地在經數年精耕細作之后,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這種環境不僅適于作物,還適于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生長,所以最早入侵棄耕土地的先鋒植物是
(4)經研究調查發現,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條件下無性繁殖,屬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這些克隆植物占據優勢地位,與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過分株之間的連接物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環境適應能力,這種現象叫生理整合,請據此推測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曲線下降的原因:組卷:5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