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8章 金屬和金屬材料》2019年單元測試卷(遼寧省大連二十六中)(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請根據常見金屬性質回答問題:
(1)將以下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補充完整。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2)黃金首飾不易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3)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是因為
(4)不能用鐵制容器盛裝硫酸銅溶液的原因
(5)從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選擇一種合適的金屬與稀硫酸反應用于實驗室制取氫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9引用:1難度:0.6 -
2.鐵、銅等金屬與某些溶液反應的時候,常有溶液顏色改變,請寫出下列反應發生時的實驗現象。
(1)將鐵絲放入少量稀硫酸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有:鐵絲表面
(2)將光亮的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有:鐵釘表面
(3)在盛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根潔凈的銅絲,過一會取出,可觀察到的現象是:在紅色的銅絲表面組卷:58引用:2難度:0.6 -
3.同學們在實驗室做金屬與酸的反應的實驗時,發現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影響金屬與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同學們經過討論,進行了下列三個探究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1 鎂粉和鐵粉分別與5%的鹽酸反應 鎂粉產生氣體快 2 鐵粉與鐵片分別與10%的鹽酸反應 鐵片產生氣體快 3 鐵片分別與5%和10%的鹽酸反應 10%鹽酸產生氣體快
(2)由上述三個實驗探究得出影響金屬與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
(3)由上述實驗探究可獲得的一點啟示是什么?組卷:7引用:1難度:0.6
二、選擇題
-
4.“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在這五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
A.鐵 B.金 C.銀 D.銅 組卷:115引用:87難度:0.9 -
5.下列描述或判斷錯誤的是( )
A.常溫下,在空氣中金屬鎂比鐵容易氧化 B.在氧氣中灼燒時,鐵絲比銅絲反應劇烈 C.與同種鹽酸反應時,鋅片比鐵片反應劇烈 D.銅活動性不強,故不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得到金屬銀 組卷:52引用:24難度:0.7 -
6.我國早在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銅器,到了戰國時期已能冶鐵和煉鋼.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單質的時間順序與金屬活動性強弱有著上述某種內在的聯系.由此推斷,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的時間由先到后的順序是( )
A.Cu Fe Al Zn B.Cu Zn Fe Al C.Cu Fe Zn Al D.Al Zn Fe Cu 組卷:23引用:6難度:0.9 -
7.下列各組物質不能發生反應的是( )
A.鎂與稀硫酸 B.鋅與硫酸銅溶液 C.鋁與硝酸銀溶液 D.汞與氯化銀 組卷:40引用:2難度:0.7
三、簡答題
-
22.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下列三種金屬被發現、使用的先后順序依次為:銅、鐵、鋁。
(1)金屬大規模被使用的先后順序跟
①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②金屬的導電性;③金屬的活動性。
(2)為探究錳與鐵的金屬活動性,在相同溫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兩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溶質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中(反應中Mn顯+2價),請回答:金屬 鐵 錳 與鹽酸反應現象 放出氣泡速率緩慢 放出氣泡速率較快 結論 活動性鐵
(3)將盛有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左右兩盤上,調節至平衡,再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放入質量相等的鎂和鐵,待反應停止后,請判斷: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燒杯中一定沒有剩余的物質是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則指針一定偏向放組卷:138引用:18難度:0.5 -
23.現有粗銅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鐵、鋅和金。某活動小組想要測定其中銅的質量分數,設計以下實驗方案:
步驟Ⅰ:稱取一定質量的粗銅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
步驟Ⅱ:取“步驟Ⅰ”中所得濾渣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冷卻到室溫后稱量;
步驟Ⅲ:根據測得數據推算出粗銅中銅的質量分數。
(1)步驟Ⅰ:驗證稀鹽酸過量的方法是
(2)“步驟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某同學認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驟Ⅰ”,在進行“步驟Ⅱ”時,將所得濾渣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后,再補充適當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銅中銅的質量分數。寫出補充的操作組卷:83引用:5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