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西安市經開三中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3 5:0:8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如圖動物的名稱依次是蟹子、魚、水螅、渦蟲、蜥蜴、家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動物可分為2類,分類的依據是體內有無脊柱 B.C類和D類生物共有的特征是有口有肛門 C.A類動物和環節動物共有的特征是身體由體節構成 D.圖中的生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CDABEF 組卷:16引用:6難度:0.7 -
2.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金蟬脫殼”的“殼”指的是蟬的( )
A.皮膚 B.外骨骼 C.內骨骼 D.表皮 組卷:267引用:49難度:0.7 -
3.下列關于腔腸動物、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的腔腸動物營養價值很高,可供人食用 B.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能為有些海洋動物提供棲息場所 C.大多數腔腸動物能寄生在人體內,使人患病 D.部分扁形動物靠獲取人體內的養料生活 組卷:16引用:52難度:0.9 -
4.下列有關動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應該徹底消滅對人危害很大的鼠類 B.前肢變為翼是鳥類適于飛行的唯一特征 C.魷魚、娃娃魚、鱷魚和鯨魚都不屬魚類 D.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生活的動物是兩棲動物 組卷:101引用:43難度:0.9 -
5.關于軟體動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軟體動物身體柔軟 B.身體柔軟,都有貝殼保護 C.河蚌、田螺是軟體動物 D.大多生活離不開水,也有生活在陸地上的 組卷:317引用:56難度:0.9 -
6.動物與其對應的結構,不匹配的是( )
A.蛔蟲-角質層 B.蚯蚓-皮膚 C.縊蟶-外套膜 D.瓢蟲-外骨骼 組卷:79引用:47難度:0.5 -
7.蝗蟲比蚯蚓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是因為( )
①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擴大了活動范圍;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
③蝗蟲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
④體表有氣門,用于呼吸,能適應干旱的環境。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組卷:420引用:46難度:0.7 -
8.魚不斷地用口吞水,再從鰓蓋后緣排水,這樣做的意義是( )
A.完成呼吸和取食 B.交換體內多余的水 C.散發體內的熱量 D.使身體能運動 組卷:73引用:31難度:0.9 -
9.下列關于不同動物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蝗蟲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 B.鯉魚體表有黏液有利于減少水中運動的阻力 C.鳥類的直腸很長,有利于糞便及時排出 D.草魚的鰓,是適于水中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詩句中的各種動物,不具備“體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均分節”特征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時 B.兒童急走追黃蝶 C.蟬噪林逾靜 D.早有蜻蜓立上頭 組卷:469引用:86難度:0.9 -
11.下列各種動物結構與生理功能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兔牙齒的分化,與植食性相適應 B.鯽魚有鰓,與水中呼吸相適應 C.家鴿有堅硬角質喙,與飛行相適應 D.蛇體表覆蓋角質鱗片,與減少體內水分散失相適應 組卷:230引用:11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
33.慢跑是現代人推崇的一種有氧運動方式,請根據甲、乙、丙圖分析回答問題。
(1)慢跑等運動依賴于人體運動系統,運動系統主要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骨在運動中起著
(2)當人處于甲圖所示的慢跑狀態中時,左上肢肌肉的活動狀態是肱二頭肌
(3)關節既牢固又靈活,是具有如乙圖所示的結構基礎。由于[2]、[5]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1]
(4)丙圖中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是[②]
(5)運動形成不僅需要運動系統,還需要
(6)關節頭從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4.楚漢時期,漢王劉邦派謀士張良用白糖汁在烏江邊書寫了“項羽死于此”五個大字,項羽逃至烏江邊,看見螞蟻排成“項羽死于此”五個大字,誤以為天意如此,隨后拔劍自刎。某同學就此事件引發思考:螞蟻是否喜歡吃甜食?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的食物”的實驗:
材料用具:一小窩螞蟻,紙盒一個,滴管兩支,消毒棉花團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實驗步驟:
①取兩塊大小相同的潔凈棉花團,分別滴入等量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紙盒的一側(如圖)。
②將一小窩螞蟻放在紙盒的另一側。
③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螞蟻的取食情況。
請根據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實驗的假設是
(2)這個實驗的變量是
(3)如果有較多的螞蟻在加糖水的棉花團處聚集,則說明
(4)如果某同學在進行第②步操作時,只捉了一只螞蟻就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得到的實驗結論可信嗎?請說明理由:
(5)張良是利用了螞蟻的組卷: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