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四十三中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15 9: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
1.中華民族輝煌的創造發明史,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發明創造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火藥及使用 B.打磨磁石制指南針 C.用糧食釀酒 D.鐵的冶煉 組卷:171引用:9難度:0.9 -
2.下列有關水的認識錯誤的是( ?。?/h2>
A.水是一種氧化物 B.自然界中的水過濾后變成純水 C.水的蒸餾是物理變化 D.硬水和軟水可用肥皂水鑒別 組卷:31難度:0.9 -
3.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B.
滴加液體C.
檢查裝置氣密性D.
聞氣體氣味組卷:76引用:18難度:0.9 -
4.下列對化學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A.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 B.電解水時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點燃氫氣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 D.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 組卷:42引用:20難度:0.9 -
5.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A.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 B.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可用于食品防腐 C.許多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D.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 組卷:672引用:38難度:0.9 -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核一般由質子、中子構成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會改變 C.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組卷:42引用:3難度:0.7 -
7.建立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h2>
A.50 mL酒精與50 mL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 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救援犬能根據氣味發現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跡象,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組卷:63難度:0.7
五、實驗題(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
21.如圖1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儀器名稱:①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發生裝置
(3)利用注射器可以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如圖2所示,在錐形瓶內裝適量的水,使長頸漏斗末端浸沒在液面以下,將活塞緩慢往外拉,若觀察到
(4)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
(5)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時應選用圖1中裝置組卷:11引用:1難度:0.5
六.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3分)
-
22.某化學小組同學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時,發現生成物中還有少量黑色固體,針對這一現象及相關問題,他們展開了如下探究,請仔細閱讀并參與他們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體是鎂與空氣中什么物質反應產生的?
【查閱資料】(1)稀有氣體一般不與其它物質反應;
(2)光亮的鎂條與水反應,表面會生成白色固體。
【分析猜想】分析空氣中各成分,進行猜想
猜想①是氧氣
猜想②是氮氣
猜想③是
【實驗一】鎂帶與氧氣的反應
1、甲同學探究了影響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速度的某種因素,進行了三次實驗并記錄了各種收集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時間的實驗如表:實驗 過氧化氫
的濃度過氧化氫溶液
的質量(g)二氧化錳的
質量(g)收集時間(s) 1 10% 20 1 40 2 15% 20 1 20 3 20% X 1 12
(2)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
(3)寫出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2、甲同學燃燒鎂帶,觀察現象
打磨鎂帶,點燃,伸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生成白色固體。
實驗結論:鎂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的氧化鎂。
【實驗二】鎂帶與氮氣的反應
Ⅰ.收集純凈的氮氣
Ⅱ.在氮氣中燃燒鎂帶,觀察現象
將鎂帶打磨光亮,點燃,伸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瓶內壁附著一層淡黃色的固體。
Ⅲ.實驗結論:鎂與氮氣在點燃得的條件下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
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探究結論1】
綜上所述,關于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黑色固體的猜想是猜想
【探究結論2】
如果用足量的鎂替代紅磷進行空氣組成實驗,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比實際值
【實驗三】甲同學用家用制氧機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裝置來測定其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步驟】請將下列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檢查
②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③打開止水夾a和b,向A中緩慢通入一定量氣體,露出白磷后,關閉止水夾a和b,此時,A中水進入到B中,測得B中水的體積為V1mL。
④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
⑤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進行
⑥計算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數據整理】經測定V1=210mL,V2=50mL,則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實驗反思】下列有關這個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步驟③中,仰視量筒讀數會使測得的V1數值偏低
B.步驟④中,白磷燃燒時要保持關閉止水夾a和b
C.步驟⑤中,未冷卻至室溫會使測得的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偏高組卷:2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