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五校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題,共60分)

          • 1.李克強總理強調:“放管服”改革要針對群眾的痛點難點出實招,改革最終的成效是由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評判。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改革要克服重大阻力,突破利益固化
            ②改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③改革要尊重市場主體,減少繁瑣程序
            ④對外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組卷:35引用:2難度:0.7
          • 2.歲月滄桑,斗轉星移,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40多個年頭。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難度加大,面臨的情況也異常復雜。這要求我們(  )
            ①有效應對重大挑戰,將改革進行到底
            ②轉變發展方式。注重高質量發展
            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④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

            組卷:117引用:15難度:0.7
          • 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2018年10月30日,作家金庸離世,“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繼承了古典武俠技擊小說的寫作傳統,又在現代的閱讀氛圍中對這傳統進行了空前的技法與思想革命,開創了“新派武俠”的風格,六十年來,其作品在風靡了全球華人世界的同時,也使中國特有的武俠小說創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由此可見,(  )

            組卷:25引用:6難度:0.7
          • 4.“苦干誠可貴,巧干價更高。制造到創造,價值千倍遙。”要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們就必須(  )

            組卷:8引用:4難度:0.8
          • 5.《“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強調,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是因為(  )
            ①科技創新是當前我國發展的工作中心
            ②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科技創新是解決我國現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
            ④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是我國的基本戰略

            組卷:39引用:3難度:0.7
          • 6.校服什么樣,孩子們自己選定自己說了算;校園垃圾如何更好分類,學生們向學校拿出了解決方案;疏解整治后的騰退空間如何利用,學生們建議建設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中心……“模擬政協”活動在北京市 400 余所中小學校中展開,活動征集了近 4 萬條建言,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 20 多位市政協委員通過“模擬政協”活動將學生的建言帶上了北京市政協會議。這一活動(  )

            組卷:68引用:9難度:0.8
          • 7.“老百姓是天,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李克強總理的這句話啟示我們(  )

            組卷:34引用:32難度:0.9
          • 8.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模式粗放,推進垃圾分類遲緩,增加了處理量和難度,造成每年數百億元的損失。垃圾分類推進遲緩,源于“有倡議缺標準,有試點少管理,靠自發無懲戒”。針對“靠自發無懲戒”,應當(  )

            組卷:113引用:17難度:0.8

          二、材料題(共4題,共40分)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實現中國夢需要鑄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國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理想,“和為貴”的胸懷,“勤為徑”的品格,“舍生取義”的情操等,這就是民族魂的寫照。
            材料二:回眸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發展,“風景這邊獨好”,這不僅在于擁有“中國道路”,也在于擁有“中國精神”,正是“中國精神”造就了這個國家遇難不懼的定力、化危為安的魄力。
            (1)結合材料分析一下我們要為什么要弘揚“中國精神”?
            (2)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組卷:62引用:7難度:0.4
          • 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中國夢的提出,釋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們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在中國夢的雄壯交響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是最催人奮進的主旋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從實現總體小康水平,到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到構建覆蓋近14億人的保障體系……國泰則民安,民富則國強,偉大的中國夢,為個人夢想提供了廣闊空間。
            材料2:“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一直制約著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問題更是多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貧扶貧,出臺實施了一系列中長期扶貧規劃。加大對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支持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實施深度貧困地區人才振興工程,大力抓好技能扶貧,對深度貧困地區,組織實施技能培訓全覆蓋行動、技能脫貧行動和深度貧困縣“一幫一”技能培訓等專項行動,推動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的轉變,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扶貧開發道路,極大促進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1)閱讀材料1回答,中國夢的提出為什么能使人們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
            (2)綜合閱讀材料1、材料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在實現全面小康和中國夢的進程中國家采取系列措施推進“減貧扶困”的原因。

            組卷:1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