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 4:0:8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公園內,一只雌野鴨帶領幾只剛孵化出的小鴨在水中覓食,看到游人靠近后,雌鴨大聲鳴叫并帶領小鴨迅速游到湖中深水處。上述實例中,沒有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組卷:339引用:20難度:0.5 -
2.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上,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們向大家展示了實驗艙里水稻的生長狀況。在微重力環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齊,有的長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齊朝一個方向生長。這一現象說明( )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 C.環境影響生物 D.重力是植物生存必須條件 組卷:61引用:9難度:0.5 -
3.秋天,我們常能在公園中看到五顏六色的菊花。菊原產于我國,目前我國培育的菊花品種已有2000多個。菊花品種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的( )
A.物種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 C.環境多樣性 D.生態系統多樣性 組卷:91引用:5難度:0.7 -
4.給人們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結構簡單的微小生物。判斷新型冠狀病毒屬于生物的依據是( )
A.能使人患病 B.有一定的結構 C.能進行細胞分裂 D.能進行繁殖 組卷:8引用:9難度:0.8 -
5.進行生物學研究有許多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某同學想要調查校園內的植物種類,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調查前需明確調查目的,制訂調查方案 B.需要實地調查、收集信息,并做好記錄 C.調查過程中只記錄自己喜歡的生物種類 D.要對調查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和綜合 組卷:70引用:7難度:0.5 -
6.有人將健康狀況良好的小白鼠平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飼喂膨大劑,另一組不喂膨大劑,以探究其對動物有無影響。這種方法屬于(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測量法 組卷:30引用:3難度:0.8 -
7.2022年4月,袁隆平團隊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試種,離實現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又近一步。“巨型稻”在生長過程中,要經歷細胞由少到多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巨型稻細胞可通過分裂實現數目的由少變多 B.巨型稻細胞分裂時,首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 C.巨型稻細胞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 D.巨型稻細胞由細胞膜向內凹陷,將細胞一分為二 組卷:51引用:7難度:0.5 -
8.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時,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的顯微鏡是( )
A.目鏡5×物鏡5× B.目鏡10×物鏡10× C.目鏡5×物鏡10× D.目鏡10×物鏡40×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9.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從視野①到視野②時,正確的操作是( )
①調節粗準焦螺旋
②調節細準焦螺旋
③轉動轉換器
④向左移動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②① C.④③② D.④③① 組卷:56引用:3難度:0.5 -
10.小小的指紋包含了人體重要的信息,目前在我國的身份證登記項目中增加了指紋信息,控制指紋信息的遺傳物質儲存在人體細胞的( )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線粒體 D.細胞核 組卷:81引用: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請將下列各題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每小題10分,共50分。
-
29.大豆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由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大豆在栽培中會經歷種子到種子的過程,如圖是大豆一生的生命周期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表示大豆種子,其主要部分是胚,胚由
(2)圖乙所示為大豆幼苗,由大豆種子萌發形成。其中③所示部分,由圖甲中
(3)大豆苗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圖丙表示大豆花中的雌蕊,其中
(4)農民伯伯在收獲大豆時,常常發現大豆豆莢中有子粒空癟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組卷:41引用:2難度:0.5 -
30.面對奇妙的生命世界,同學們往往需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通過嚴謹的科學實驗,才能探索出生命的奧秘。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以綠豆種子為實驗材料,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以下為該小組同學所做實驗。
實驗器材:綠豆種子、育苗盤(由網格盤和底盤組成,種子放置于網格盤上,底盤盛水)、標簽紙、蒸餾水、冰箱、土壤、植物營養液、酸性溶液(模擬酸雨)、蓄電植物生長燈(為植物生活提供光照)等。
實驗方法:取八個相同的育苗盤,貼上已編號的標簽紙,分別進行如下實驗。組別 處理方式 ①有水組 量取800mL蒸餾水于育苗盤中,隨機選取40粒綠豆種子均勻置于網格盤上,整個裝置置于臨窗的實驗臺上,室溫25℃。 ②無水組 不加水,重復第①組加水后的操作。 ③無充足空氣組 量取1300mL煮沸再冷卻的蒸餾水于育苗盤中,并在水面添加一些植物油以隔絕空氣,重復第①組加水后的操作。 ④低溫組 重復第①組操作,但將裝置置于冰箱保鮮層,溫度設置為4℃,并添加蓄滿電的植物生長燈,設置植物生長燈每天的光照時間為8h。 ⑤土壤組 將已高溫滅菌的土壤覆蓋在育苗盤網格上,再隨機選取40粒綠豆種子均勻播種,添加適量蒸餾水,放置環境同第①組。 ⑥遮光組 重復第①組操作,將裝置置于不見光但透氣的實驗室儲物柜中。 ⑦營養液組 量取800mL營養液于育苗盤中,不再加水,之后重復第①組加水后的操作。 ⑧酸性溶液組 量取800mL酸性溶液于育苗盤中,不再加水,之后重復第①組加水后的操作。
實驗結果:小組同學依據每天記錄的各組實驗種子的發芽數量,計算出了種子的發芽勢和7d的發芽率。發芽勢(%)=實驗時間內單日發芽數最多的發芽種子數/供試種子總數×100%;發芽率(%)=實驗時間內發芽種子數/供試種子總數×100%。下表是不同外界條件培養的綠豆種子的發芽勢與發芽率記錄情況,其中,發芽勢統計的是種子萌發第1天的數據,發芽率統計的是種子萌發第6天的數據。指標 第①組 第②組 第③組 第④組 第⑤組 第⑥組 第⑦組 第⑧組 發芽勢 100% 0 0 0 92.5% 97.5% 97.5% 0 發芽率 100% 0 0 0 95% 97.5% 100% 0
(1)實驗中,每組均隨機選取40粒種子,而不是只挑選少數幾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這樣做的好處是
(2)科學探究需要設置對照,本實驗中的對照組是
(3)比較第①組和第④組,所探究的實驗變量為
(4)比較第①組和第⑦組,可以看出綠豆種子的萌發與外界有無營養并無關系,其原因是綠豆種子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于
(5)根據實驗結果數據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6)有同學比較了第①組和第⑥組第7天時的豆苗,發現第⑥組的豆苗葉片發黃,請解釋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組卷: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