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一)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2020年6月,科學家發現所有癌細胞中都存在著細菌,甚至還發現了每種癌細胞中都存在著獨特的細菌種群,這可能為今后操縱這些細菌以增強抗癌治療的作用指明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不同癌細胞中有不同的細菌,可能與癌細胞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關 B.癌細胞與細菌中都存在端粒酶,使癌細胞和細菌都可無限增殖 C.癌細胞與細菌進行呼吸作用第一階段都產生了丙酮酸、ATP等 D.癌細胞與細菌都存在著DNA復制、轉錄等過程,體現了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統一性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2.ATP合酶廣泛分布于線粒體內膜、葉綠體類囊體膜上,當H+順濃度梯度穿過ATP合酶時,該酶能促使ADP與Pi形成ATP,關于ATP和ATP合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光合作用過程中,在ATP合酶的作用下進行ATP的合成與水解 B.ATP失去兩個磷酸形成的化合物中仍存在高能磷酸鍵 C.ATP合酶發揮作用過程中,不只具有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 D.ATP合酶的活性降低時,葡萄糖進入線粒體的速率降低 組卷:34難度:0.7 -
3.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試劑的使用及其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觀察黑藻細胞細胞質流動的過程中,可以清晰的觀察到染色體結構 B.利用洋蔥內表皮細胞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時,用低倍鏡觀察兩次 C.加入雙縮脲試劑后唾液呈現紫色,說明唾液中含有麥芽糖 D.酒精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實驗與在脂肪鑒定實驗中的作用不同 組卷:20難度:0.7 -
4.科學研究發現,某些致癌物質可能造成溶酶體膜的傷害,使其內部的酶游離出來,造成DNA分子的損傷,引起細胞癌變,同時發現許多癌細胞內脂肪酸合成顯著增強,癌細胞產生的ATP總量與正常細胞相近,但消耗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當人體攝入過多葡萄糖時會轉變為脂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癌細胞中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的比例遠高于正常細胞 B.部分癌細胞內與脂肪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可能增強 C.溶酶體膜破壞可導致溶酶體中水解酶異常釋放,導致相關基因突變 D.日常生活中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可能導致某些癌癥的發生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5.“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生物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為體驗在遺傳研究中“假說—演繹法”的具體步驟,北京某高中以大麥為研究對象,研究了二棱穗型和六棱穗型(D、d),高莖和矮莖(H、h)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將純合的二棱矮莖植株與純合的六棱高莖植株雜交,F1全表現為二棱高莖,并將F1進行了自交、測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F1產生配子時,D、d與H、h自由組合”屬于假說的過程 B.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二棱高莖:二棱矮莖:六棱高莖:六棱矮莖=1:1:1:1屬于演繹的過程 C.若要用該實驗驗證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必須進行正交、反交實驗 D.若F1自交后代的表現型二棱高莖:二棱矮莖:六棱高莖:六棱矮的比例不為9:3:3:1,則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一定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組卷:62引用:4難度:0.7 -
6.如圖所示為DNA分子進行半保留復制的部分過程示意圖,甲、乙、丙、丁是4條脫氧核苷酸鏈,DNA聚合酶只能將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核苷酸鏈的3'端,不能將脫氧核苷酸片段進行連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據圖分析可知,DNA復制過程需要引物、DNA連接酶 B.若圖中脫氧核苷酸甲鏈中 =m,則丙鏈中A+GT+C=T+CA+G1mC.如圖過程中可以體現DNA復制具有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D.T2噬菌體、肺炎雙球菌體內可進行圖示過程和轉錄、翻譯過程 組卷:48引用:2難度:0.7 -
7.化石、比較解剖學、胚胎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證據逐漸證實了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化石的大量發現,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充分證據 B.最原始的化石包含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化石 C.鯨魚的鰭與人的上肢骨骼的結構相似,說明它們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D.不同生物中蛋白質的基本單位都是氨基酸,可為進化學說提供證據 組卷:82引用:4難度:0.8 -
8.抗利尿激素(ADH)能促進集合管上皮細胞中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可逆性移至并整合到管腔膜上,以調節管腔膜對水的通透性,而水在基側膜可自由通過,如圖為該激素作用機制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由垂體釋放的ADH增多,并定向運輸 B.ADH與圖中X發生特異性結合,并成為基側膜的一部分 C.圖中水的跨膜運輸方式有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兩種 D.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整合到管腔膜,體現了膜的選擇透過性 組卷:36引用:4難度:0.7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2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右側方框涂黑,按所涂題號進行評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題進行評分;不涂,按本選考題的首題進行評分。[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
23.毛巾織物在整理過程中,摩擦作用會使織物表面產生大量絨毛。生物拋光是一種用纖維素酶改善棉織物表面的整理工藝,能使服裝和面料長久保持光鮮、手感更柔軟,不易脫毛。目前市場上的纖維素生物拋光酶主要有兩大類,即酸性拋光酶和中性拋光酶。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試樣 未經拋光酶處理 經拋光酶處理 洗前/g 洗后/g 脫毛率(%) 洗前/g 洗后/g 脫毛率(%) 1 250.21 284.46 0.70 249.41 248.95 0.18 2 304.83 302.00 0.93 305.92 305.22 0.23 3 319.62 317.48 0.67 318.11 317.78 0.10 4 293.12 291.07 0.70 292.67 292.30 0.13 5 296.65 294.13 0.85 297.73 297.19 0.18 6 392.50 388.65 0.98 291.85 291.20 0.22 7 308.13 305.88 0.73 307.04 305.98 0.35
(2)在進行毛巾織物拋光處理時,一般用中性拋光酶處理而不采用酸性拋光酶,依據圖分析其原因為
(3)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產生纖維素酶??梢詮?組卷:9引用:1難度:0.7
[選修3:現代生物技術專題]
-
24.曾培育出我國首例成體體細胞“克隆”東北民豬的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劉忠華帶領的課題組,2006年12月22日又成功培育出國內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這是世界上繼美國、韓國、日本之后第四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豬,如圖為該克隆豬的培育過程,其中字母代表結構或生物,數字代表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常用的方法是
(2)圖中過程③在
(3)圖中G個體的遺傳性狀是否具有個體A的遺傳性狀?
(4)胚胎能在F體內存活的生理學基礎是組卷:1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