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2章 化學與生活》2021年單元測試卷(1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十九大以來,全國各地開展環境整治。其中包裝紙箱應該投入的垃圾箱是( )
A. B. C. D.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營養與健康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劇烈運動后,大量飲用碳酸飲料 B.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攝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維生素,需大量攝入 組卷:379引用:21難度:0.6 -
3.某有機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圖甲是該物質的元素質量分數餅狀圖,圖乙是該物質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未配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元素A、B、C分別表示氫、碳、氧 B.該有機物化學式表示為CH4O C.乙中的生成物是兩種氧化物 D.乙中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 2CO2+4H2O點燃組卷:260引用:13難度:0.6 -
4.某有機物在9.6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生成8.8g CO2和5.4g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B.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無法確定 組卷:1166引用:30難度:0.7 -
5.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A.有機物:甲烷、二氧化碳 B.鹽類:燒堿、純堿 C.混合物:自來水、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二氧化錳 組卷:433引用:59難度:0.9 -
6.馬鈴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磷、鐵、鈣等,被譽為“營養之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維生素C可以預防壞血病 B.可用碘水檢驗馬鈴薯中的淀粉 C.蛋白質、淀粉、維生素C都屬于有機物 D.鈣元素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 組卷:9引用:3難度:0.6 -
7.學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種食物:
小亮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譜中,較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組卷:551引用:74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
-
20.教育部從2018年開始,要求在學校普及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相關知識。某化學活動小組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此進行一系列實踐活動。
Ⅰ.活動探究
(1)學會識圖分揀垃圾:下列垃圾應投入帶有如圖圖標的垃圾箱內的是
A.塑料瓶
B.果皮
C.碎瓷片
(2)學會檢驗有害氣體:含氯塑料焚燒時會產生氯化氫等氣體。若要檢驗焚燒后的氣體中有氯化氫,可將其通入
Ⅱ.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回收處理廢舊電池中的鎘?
【查閱資料】
(1)廢舊電池中含有鎘、汞等元素,這些元素會危害人類健康。
(2)鎘(Cd)從溶液中析出時呈海綿狀固體。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現為+2價。
(3)碳酸鎘(CdCO3)、氫氧化鎘[Cd(OH)2]都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
【設計實驗】先將廢舊電池進行處理以制得硫酸鎘( CdSO4)溶液,用于以下實驗。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與金屬反應 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應。 Zn可以置換出Cd 與堿反應 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 產生白色沉淀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與鹽反應 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產生白色沉淀 可用該試劑除去CdSO4.
實驗結束后,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通過過濾、洗滌、加熱,進而再制得鎘。
【交流反思】
請同學們基于化學視角說明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重要意義組卷:290引用:7難度:0.5
四、計算題
-
21.在抗擊新冠肺炎期間,某學校用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對校園進行消毒。已知過氧乙酸不穩定,易分解生成醋酸(C2H4O2)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4O3═2C2H4O2+O2↑。實驗室現有一瓶質量為500g、質量分數為7.6%的過氧乙酸,請計算:
(1)這瓶過氧乙酸中溶質的質量為
(2)若這瓶過氧乙酸久置后已完全分解(假定其中水蒸氣無外逸),求完全分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要求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這瓶過氧乙酸所含氫元素的質量為組卷:2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