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4題,每題2分,共計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化合物中,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 2.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三家單位聯合攻關,終于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如圖為牛胰島素部分肽鏈放大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9引用:5難度:0.8
          • 3.糖類、脂質與核酸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 4.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統一性。下列關于酵母菌和藍細菌統一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 5.人的胃蛋白酶、腸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別是由胃腺細胞、腸腺細胞和胰腺細胞合成并分泌的。有關這三種蛋白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6.細胞膜(又稱質膜)是細胞的邊界,其結構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7.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某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活的黑藻葉肉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狀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8.細胞呼吸的原理在生產實踐中有著廣泛應用,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57分。

          • 23.科研人員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1、圖2表示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生物膜相比,人工膜在化學組成上缺少的成分主要是
             

            (2)由圖1可知,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性不同,說明生物膜對物質的跨膜運輸具有
             
            性。O2、CO2和甘油在生物膜和人工膜中的通透性相同,可推測三者的跨膜運輸方式是圖2中的方式
             
            。在濃度差相同的情況下,O2和CO2在人工膜中的通透性不同,可能與其分子
             
            有關。
            (3)圖2中方式三的跨膜運輸方式是
             
            ,方式一、二跨膜運輸方式的共同特點是
             

            (4)科學家為了研究細胞膜上蛋白A的功能,選用細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細胞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見表。
            實驗組號 在等滲溶液中進行的處理 在低滲溶液中測定卵母細胞的水通透速率(cm/s×10-4
            向卵母細胞注入微量水(對照) 27.9
            向卵母細胞注入某種RNA以指導合成蛋白A 210.0
            將部分Ⅱ組細胞放入含HgCl2的等滲溶液中 80.7
            將部分Ⅲ組細胞放入含試劑M的等滲溶液中 188.0
            ①將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細胞一定時間后,該m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A整合到細胞膜上,使細胞在低滲溶液中體積
             

            ②與Ⅱ組細胞相比,Ⅲ組細胞對水的通透性
             
            ,說明HgClz對蛋白A的功能有
             
            作用。比較Ⅱ、Ⅲ、Ⅳ組的結果,表明試劑M能夠使蛋白A的功能
             
            。推測HgCl2沒有改變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壞了蛋白A的
             

            ③綜合上述實驗研究結果,可以得出
             
            的推論。

            組卷:15引用:3難度:0.8
          • 24.環境中的污染物能使處于分裂期的染色體發生斷裂,當子細胞進入下一次分裂間期時,缺失著絲粒的染色體片段便濃縮在細胞核核之外,形成微核(如圖1中箭頭所示)。洗甲水是由一種或多種有機溶劑加入少量的.上光油和抗氧化劑配制而成,用于去除指甲油,為研究市售的某款洗甲水對植物細胞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與觀察細胞總數的比值)及產生微核的影響,生物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相關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大蒜生根:選取大小相近、鱗莖飽滿的紫紅色皮的洋蔥,底部浸沒于蒸餾水中,室溫下培養,每天換水2次,待植物根尖長至2~3cm。
            ②洗甲水處理:選取等量、初生根長勢一致的洋蔥鱗莖分別放入濃度為0、5%、10%、15%和20%的洗甲水溶液中,室溫培養24h后,清洗并放入蒸餾水中恢復培養24h。
            ③染色制片:切取洋蔥根尖頂端1~1.5cm的幼根,經固定、酸解、漂洗和染色后,制成臨時裝片。
            ④鏡檢統計:選取視野清晰、細胞分散均勻的裝片進行顯微觀察,每張裝片統計大約500個細胞,記錄每張裝片中分裂期細胞和產生微核的細胞數目,并計算分裂指數及微核率。結果如圖2、圖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微核的化學成分主要是
             

            (2)步驟②中,初生根經不同濃度洗甲水處理后需在蒸餾水中恢復培養24h,其目的是
             

            (3)步驟③中,酸解的目的是
             
            ,染色所用的染液是
             

            (4)步驟④應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的
             
            ( 部位)。觀察統計微核時應選擇間期的細胞,原因是
             

            (5)圖2結果表明,有絲分裂指數隨處理濃度的增加而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洗甲水通過抑制
             
            從而使細胞不能進入分裂期:圖3結果中,洗甲水濃度為20%時,細胞的微核率發生下降,結合圖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