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版高三()高考題同步試卷:第2章 群落的穩態與調節(01)
發布:2024/12/1 4:30:2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
1.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約1m2的石頭,有人于石頭不同距離處,調查了蜥蜴個體數、蝗蟲種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 B.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越大 C.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適量石頭,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成分 組卷:760引用:48難度:0.9 -
2.關于森林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循環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沒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氣可被動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組卷:629引用:37難度:0.9 -
3.下列關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階段和灌木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本階段與灌木階段群落的豐富度相同 B.草本階段為灌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造適宜環境 C.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復雜 D.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自我調節能力強 組卷:92引用:109難度:0.7 -
4.某校園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樹林,下列關于這兩個群落中動物分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坪和樹林中的動物都具有分層現象 B.草坪和樹林中的動物都沒有分層現象 C.只有草坪和樹林混雜在一起時動物才具有分層現象 D.草坪中的動物沒有分層現象,而樹林中的動物具有分層現象 組卷:398引用:53難度:0.9 -
5.某池塘中,某種成年魚生活在底層,取食多種底棲動物,而該種魚的幼體生活在水體上層,濾食浮游動物和浮游藻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種魚的幼體與浮游動物具有競爭和捕食關系 B.該種魚的發育階段不同,其所處的營養級可能不同 C.底棲動物和浮游動物分層現象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D.該種成年魚及其幼體在水中的分布構成群落的垂直結構 組卷:842引用:90難度:0.9 -
6.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鵲是一個灰喜鵲種群 B.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種群密度 C.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 D.洪澤湖近岸區和湖心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組卷:916引用:88難度:0.9
三、解答題(共3小題)
-
19.回答下列與生態學有關的問題:
(1)某人將未經檢疫的外來魚類和水草大量引進某水域生態系統后,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引起這種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種和外來物種之間可能存在著
(2)某相對穩定的水域生態系統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各種群生物體內某重金屬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該重金屬被生物體吸收后難以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假設在這5個種群構成的食物網中,消費者只能以其前一個營養級的所有物種為食.
種群 甲 乙 丙 丁 戊 重金屬含量(μg/Kg鮮重) 0.0037 0.0037 0.035 0.035 0.34 組卷:89引用:12難度:0.5 -
20.現有A,B兩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其生物組成和光照條件見表。一段時間后,發現A瓶的生態系統較B瓶的穩定。
生態瓶編號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類 水草 浮游動物 A + + + + + B - + + + +
請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類、水草和浮游動物共同組成了一個
(2)一段時間后,B瓶中浮游藻類種群密度
(3)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是組卷:146引用:1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