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新疆喀什二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9 9:0:2

          一、單選題

          • 1.下列關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敘述中有幾項正確(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腸桿菌都屬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和DNA;
            ③T2噬菌體(一種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細胞中進行,因為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④細胞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細菌只含有RNA。

            組卷:119引用:65難度:0.7
          • 2.如圖為真核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3.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5引用:12難度:0.6
          • 4.下列關于細胞內有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10難度:0.9
          • 5.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大腦中X細胞合成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9(FGF9)是一種分泌蛋白,含量遠高于正常人。判斷不正確的是(  )

            組卷:49引用:11難度:0.5
          • 6.下列有關細胞中“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葉綠體中進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③沒有細胞核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一定是病毒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質一定是在核糖體上合成
            ⑥有中心體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組卷:10引用:9難度:0.6
          • 7.如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8.將一新鮮馬鈴薯塊莖切成4根粗細相同且長為5.0cm的小條,再將這4根馬鈴薯塊莖小條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分別在浸入30min和4h時測量每一根馬鈴薯塊莖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9.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組卷:487引用:134難度:0.9
          • 10.為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驗證酶的專一性和高效性等,某同學設計了4套方案,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方案 催化劑 底物 pH 溫度
            胰蛋白酶 蛋白塊 不同pH 室溫
            淀粉酶 淀粉、蔗糖 適宜 適宜
            蛋白酶 蛋白質 適宜 不同溫度
            過氧化氫酶、氯化鐵溶液 過氧化氫 強酸性 室溫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11.將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適量水混合裝入一容器內,容器內pH值為2.0,保存于37℃水浴鍋內。過一段時間后,容器內剩余的物質是(  )

            組卷:19引用:4難度:0.7
          • 12.在生物體內,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3.圖甲是在最適溫度下,H2O2酶促反應速率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相同溫度下pH=b時,H2O2分解產生的O2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6引用:4難度:0.5
          • 14.如圖表示“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1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43.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強光下,激發態葉綠素會與氧分子反應形成單線態氧而損傷葉綠體,然而類胡蘿卜素可快速淬滅激發態葉綠素,起到保護葉綠體的作用。如圖是夏季連續兩晝夜內,某杏樹CO2吸收量和釋放量的變化曲線圖。S1~S5表示曲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MN段杏樹葉肉細胞合成ATP的場所有
             
            ,造成MN段波動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圖中B點時,該杏樹的葉肉細胞中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經過這兩晝夜,該杏樹仍正常生長,則有機物的積累量在圖示
             
            (填字母)時刻達到最大值。圖中S2明顯小于S4,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圖中FG段CO2吸收量下降,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4)在強光條件下,與正常植株相比,缺乏類胡蘿卜素的突變體的光合速率
             
            (填“上升”“不變”或“下降”),原因有
             

            組卷:17引用:9難度:0.6
          • 44.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學習了課本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后,想進一步探究酵母菌細胞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生等量CO2時,哪種條件下消耗葡萄糖較少的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后密封(瓶中無氧氣),按如圖裝置實驗。當測定甲、乙裝置中CaCO3沉淀相等時,撤去裝置,將甲、乙兩錐形瓶溶液分別用濾菌膜過濾,除去酵母菌,得到濾液1和濾液2。請分析回答:

            (1)甲、乙兩組的實驗變量是
             
            ,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主要有
             
            (至少答出兩點)。
            (2)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的物質是
             
             
            。寫出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應式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濾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過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質能通過)、濾液1和濾液2等,繼續完成探究實驗:
            實驗步驟:
            ①取等量的濾液1和濾液2分別倒入U形管的A、B兩側并標記;
            ②一段時間后觀察
             
            的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如果
             
            ,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