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部分學校聯考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8 13:30:3

          一、單選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黑藻是一種分布廣泛且適合室內水體綠化的水生植物。因其易于取材、葉片薄且葉綠體較大,可用作生物學實驗材料。因其細胞中含有豐富的海藻糖、蛋白質等,全草可作豬飼料或綠肥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9引用:5難度:0.6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難度:0.7
          • 3.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生物膜化學成分和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難度:0.6
          • 4.科學家設計了僅1納米寬的分子轉子,該轉子由紫外光驅動,能以每秒200~300萬的轉速進行旋轉,從而在單個細胞的膜上鉆孔。當分子轉子與特定的靶細胞結合后,有望將治療試劑運送到這些細胞中,或者直接誘導這些細胞死亡。圖為分子轉子鉆孔過程的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9難度:0.6
          • 5.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構造復雜,與核纖層(組分為核纖層蛋白,存在于內層核膜內側)緊密結合,成為核孔復合體。核孔復合體在核內外的物質轉運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所示為載體蛋白1和載體蛋白2依賴于細胞膜兩側的Na+濃度差完成相應物質的運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5難度:0.7
          • 7.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Pα~Pβ~Pγ)的結構均與核苷三磷酸(NTP)類似,僅是所含五碳糖的羥基(-OH)數目不同,ATP就是一種核苷三磷酸(NTP)。在DNA復制時,ddNTP可以與dNTP競爭核苷酸鏈延長位點,從而終止DNA片段延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三、非選擇題

          • 20.科研工作者將蘇云金桿菌的Bt抗蟲基因導入普通品系棉花,獲得了三個純合抗蟲品系甲、乙和丙。將三個抗蟲品系與普通品系棉花雜交,F1均表現為抗蟲,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為抗蟲:不抗蟲=3:1?;卮鹣铝袉栴}:
            (1)將蘇云金桿菌的Bt抗蟲基因導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
             
            法。若將Bt抗蟲基因插入某種細菌Ti質粒的T-DNA上,再讓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細胞,該過程主要利用了細菌Ti質粒
             
            的特點,成功將Bt抗蟲基因導入棉花細胞。
            (2)以上實驗結果表明,甲、乙、丙三個品系中Bt抗蟲基因的遺傳都遵循
             
            定律。
            (3)將上述過程獲得的甲、乙、丙三個純合品系相互雜交,得到的結果如下:
            甲×乙→F1抗蟲→F2抗蟲:不抗蟲=15:1
            乙×丙→F1抗蟲→F2抗蟲:不抗蟲=15:1
            丙×甲→F1抗蟲→F2全表現為抗蟲
            ①若依次用A/a、B/b、C/c…表示甲、乙、丙三個品系染色體上的Bt抗蟲基因,由雜交實驗結果判斷,甲、乙、丙三個品系中Bt抗蟲基因所在染色體的位置關系是什么?請在如圖細胞中畫出相關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②將甲、乙雜交的F1與乙、丙雜交的F1雜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為抗蟲:不抗蟲等于
             
            。
            (4)通過基因工程另獲得一對純合抗蟲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過雜交實驗來確定丁品系中的Bt抗蟲基因插人新的染色體上,還是和乙的Bt抗蟲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請寫出該實驗的設計思路:
             
            。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組卷:9難度:0.7
          • 21.如圖是一個反射弧和突觸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中沒有體現的內環境構成部分是
             
            。圖乙中的②表示
             
            ,它的形成與
             
            有關;物質③對突觸后膜的作用效果是
             
            。
            (2)請在圖乙的方框中用箭頭畫出興奮傳導的方向
             
            ,并簡述理由
             
            。
            (3)圖甲中的N是
             
            ,其神經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電位變化是
             

            組卷:6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