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7 13: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
1.“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園”。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農業上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B.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隨意傾倒生活垃圾 D.工業“三廢”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組卷:25引用:4難度:0.5 -
2.下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三字經”,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戴口罩 B.測體溫 C.勤消毒 D.常通風 組卷:144引用:15難度:0.9 -
3.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A.
聞氣味B.
處理廢棄硫酸C.
檢查氣密性D.
加熱反應物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4.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選項 性質 用途 A 氧氣密度略大于空氣 用于急救病人 B 金剛石硬度大 做玻璃刀 C 稀有氣體有惰性 做電光源 D 氮氣化學性質活潑 作保護氣 A.A B.B C.C D.D 組卷:19引用:1難度:0.6 -
5.建立微觀和宏觀之間的聯系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的原因是溫度升高鐵原子變大 B.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存在差異的原因是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D.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比在陰涼處的干得快的原因是溫度高,分子運動加快 組卷:45引用:1難度:0.5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 B.降低溫度一定能使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C.利用洗潔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 組卷:46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共40分。)
-
19.煤的綜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它的用途。下面是工業上以煤和空氣為原料生產尿素【CO(NH2)2】的一種流程圖,據圖回答問題:
(1)工業上利用液態空氣法分離出氮氣,其原理是因為液態氮的沸點
(2)在煤和水蒸氣反應前需先將煤粉碎,這樣做的目的是
(3)氣化轉化器中產生的氣體有CO、CO2、H2、H2O(氣體),在銅催化下實現CO的轉化:CO+H2OCO2+H2,是利用CO的Cu△
(4)合成塔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有
(6)煤燃燒會排放出SO2、NO2等有害氣體,在一定條件下,SO2、NO2會發生反應: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學式為一定條件組卷:59引用:1難度:0.4 -
20.某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認識燃燒
(1)酒精(C2H5OH)、煤(含硫)、天然氣(CH4)是生活中常見的燃料,下列不屬于三者燃燒共有的現象是
A.發光
B.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放熱
D.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任務二】探究燃燒的條件及質量變化(查閱資料知白磷著火點是40°C)
(2)該小組同學按下列實驗步驟開展探究。
步驟1:室溫下,按如圖組1裝裝置,裝入藥品,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1g。
步驟2:將錐形瓶浸入80°C的熱水中,觀察現象。
步驟3: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打開止水夾K1,和K2,從K1處緩慢通入約50mL氧氣,再關閉K1和K2,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2g。
步驟4:將錐形瓶再次浸入80°C的熱水中,觀察現象。
步驟5: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3g。
①通過上述實驗,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象是
②m1、m2的大小關系是m1
【任務三】再探鐵的燃燒
(3)查閱文獻:顆粒直徑為20—30nm的鐵粉,在空氣中會發生自燃生成氧化鐵。
①影響鐵燃燒的因素有
②鐵與氧氣反應的條件不同,可能生成氧化亞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鐵。若5.6g鐵與氧氣反應可得ag產物,且鐵無剩余,則a的取值范圍是
【拓展提升】(4)該小組為測定野外采集到的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稱取10.0g的石灰石樣品,把100g稀鹽酸均分為5份,再逐份加入樣品中(假設雜質不反應也不溶解),測得實驗數據如圖2所示:
請計算:①圖中m的數值是
②這種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③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組卷:6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