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159中學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9/6 5:0:8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
1.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各題。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斗;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
歷史長河里,中華民族曾經歷風雨如晦的動蕩年代;長期奮斗中,中國人民曾面臨一次又一次挑戰。然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危急關頭、挑戰面前,中國人民從不屈服,勇于斗爭,書寫下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①育了以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為內涵的民族精神。
我們的民族精神,②藏于諸子百家、詩詞曲賦,閃耀于大好河山、廣袤糧田,凝結于交織交融、同心同德的56個民族,體現于為實現夢想而執著前行的征程。我們的民族精神引領著人民以創造、以奮斗、以團結、以夢想,收獲光輝燦爛的文明成果,書寫彪炳史冊的文明奇跡。 ________。
(1)依次給這段文字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晦huǐ 著zháo B.晦huǐ 著zhuó C.晦huì 著zháo D.晦huì 著zhuó A.①蘊 ②蘊 B.①蘊 ②孕 C.①孕 ②蘊 D.①孕 ②孕
【甲】我們自信的底氣,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都源于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
【乙】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源于我們自信的底氣,源于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力量
【丙】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是我們自信的底氣,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組卷:45引用:2難度:0.8 -
2.任務二:追溯歷史,致敬中華民族脊梁。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年級論壇上發表的一段文字。閱讀這段文字,完成各題。
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李時珍歷經27載寒暑,嘔心瀝血,終于著成“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錄,臣民之重寶”的《本草綱目》;文天祥面對威逼利誘,不改其志,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錚錚誓言;海瑞不懼權貴,抬棺請諫,“墨疏辭成雷雨勢,霆驚可否裂霾天”是他心系蒼生的一腔熱血;譚嗣同甘愿以死換得國人覺醒、天下大治,“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他舍生取義的臨終絕唱……這些“中國的脊梁”,心有擔當,用自己的無私奉獻、滿腔熱忱詮釋了民族精神的內涵,彰顯了生命的價值。
(1)下面是一位同學在閱讀文段后擬寫的一副對聯。在上下聯橫線處填入文字,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忠臣文天祥,任憑風雨磨折,益堅其志;
晚清志士譚嗣同,唯愿②,不負斯心。A.①南唐 ②家國振興 B.①南唐 ②天道酬勤 C.①南宋 ②家國振興 D.①南宋 ②天道酬勤
A.【甲】的字體屬于隸書,因形立意,體正勢圓。
B.【乙】的字體屬于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
C.【丙】的字體屬于行書,行云流水,瀟灑飄逸。
D.【丁】的字體屬于草書,結構簡單,筆畫連綿。組卷:41引用:2難度:0.8 -
3.任務三:聯系實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年級公眾號在推送本次學習活動的結語部分時,編發了下面這段文字。閱讀這段文字,完成各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我們奮起的動力源于什么【甲】源于偉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抱著科技強國的夢想,攻堅克難,創造出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面對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中華兒女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在廢墟上建起嶄新的家園。疫情面前,無論是最美的“逆行者”,還是堅持居家工作學習的人們,大家團結一心,共克時艱。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我們勠力同心【乙】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在文中【甲】【乙】兩處分別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A.【甲】問號 【乙】頓號 B.【甲】問號 【乙】逗號 C.【甲】冒號 【乙】逗號 D.【甲】冒號 【乙】頓號
A.科研工作者用科研成果推動“中國號”巨輪揚帆遠航,他們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弘揚著民族精神。
B.三軍將士聽黨指揮,保國戍邊,是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用赤膽忠誠、勇于犧牲的家國情懷弘揚著民族精神。
C.醫務工作者在疫情爆發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決然逆行,以人間大愛與責任擔當弘揚民族精神。
D.普通勞動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揚民族精神,他們敬業奉獻,大張旗鼓地書寫著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組卷:40引用:2難度:0.8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
4.默寫。
(1)金樽清酒斗十千,
(2)
(3)《醉翁亭記》中與“言在此而意在彼”意思相近的語句是“①組卷:19引用:2難度:0.9
五、作文(4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
11.生活中有許多聲音,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鳥鳴聲,聲聲入耳;校園里的書聲、歌聲、吶喊聲,聲聲傳情;生活中的掌聲、笑聲、叮嚀聲,聲聲動聽……這些聲音或溫暖、或溫馨、或感人,在泛黃的生活影像中,總有一種聲音會叩動你的心靈……請以《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請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一篇作文,不得少于600字。
(2)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組卷:19引用:10難度:0.1 -
12.假如真的可以跨越時空,諸葛亮和傅雷相遇,陶淵明和魯迅相逢,李白與蘇軾共飲,杜甫與范仲淹同行……那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請以“跨越時空的______”為題,補全題目,發揮想象,寫一篇故事。
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作文內容積極向上。
(3)字數在600-800之間。
(4)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組卷:30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