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5/15 8:0:8

          一、尋漢字之美(6分)

          • 1.閱讀“家在臨沂”主題片片頭解說詞,完成答題。
                  臨沂,古稱啟陽、開陽、瑯琊、沂州,因_______臨沂河而得名臨沂。
                  臨沂,是一座山水之城。八百里蒙山巍巍,五千年沂河湯湯。蒼馬山兩峰疊翠,文峰山神峰積雪。三河交匯,沂水拖藍;八水繞城,波光敞滟。山城相依,人水相親。
                  臨沂,是一座英雄之城。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八路軍傷員,沂蒙六姐妹日煎餅八百斤。獨輪車車流滾滾,擔架隊(轟轟烈烈/浩浩蕩蕩)。支前故事,婦_______皆知;熱之心感天動地。臨沂,成了沂蒙精神之源。
                  臨沂,是一座活力之城。臨沂人(汲取/獲取)紅色營養,追求綠色發展。沂蒙精神(哺育/養育)了臨沂人,也賦_______了臨沂人新的使命。商貿通四海,貨物流八方,新時代的臨沂人正以昂揚的姿態闊步前行。
            (1)文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luò)煎餅 (chì)熱
            B.(lào)煎餅 (zhì)熱
            C.(luò)煎餅 (zhì)熱
            D.(lào)煎餅 (chì)熱
            (2)文中橫線處依次填入漢字正確的一項是
             

            A.瀕
            B.瀕
            C.濱
            D.濱
            (3)文中括號內詞語選擇正確的一項是
             

            A.浩浩蕩蕩 汲取 哺育
            B.浩浩蕩蕩 獲取 養育
            C.轟轟烈烈 獲取 養育
            D.轟轟烈烈 汲取 哺育

            組卷:95引用:1難度:0.8

          二、探自強之道(24分)

          • 2.瑯琊中學九年級一班舉行“君子自強不息”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識?君子自強篇】
            (1)小文同學以“君子自強不息”為主題,整理了一組詩文名句及其作者出處,請在橫線處補寫相應內容。
            詩文名句 作者出處
             
             
            ;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雖有嘉肴》
            ②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其一)
            ③晴空一鶴排云上,
             
            ⑦劉禹錫《
             
            》(其一)
             
            ,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詠梅》
            ⑤天大寒,硯冰堅,
             
            ,弗之息。
             
            《送東陽馬生序》
            ⑥河流大野猶嫌束,
             
            譚嗣同《潼關》
            (2)小文同學搜集到一組“君子自強不息”的人物,下列與“自強不息”主題不符的一項是
             

            A.祖邀,素有大志,為圖強報國,聞雞起舞。曾率部北伐,收復了中原大片國土。
            B.范仲淹,命運多舛,2歲喪父,成年后外出求學,睡覺不脫衣,斷齏畫粥,專心學習,成了宋代治世名臣。
            C.王祥,繼母待他不好,但繼母生病時他仍悉心侍奉。繼母去世,他悲痛致病。王祥至孝,留下了臥冰求鯉的美談。
            D.史鐵生,21歲雙腿癱瘓,47歲患尿毒癥,仍筆耕不輟,創作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二百萬字的作品。

            組卷:50引用:1難度:0.7
          • 3.【析?中華自強篇】
            小文同學搜集到一組關于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方面的材料。閱讀后完成答題。
                  材料一: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品格具有豐富內涵。
                  從《周易》的“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維新志士譚耐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種憂患意識寄托著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在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雖然朝代不斷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歸于一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與愛國主義“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關。
                  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講“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種氣節鼓舞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推動民族奮進、矢志報效祖國。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在變革中前進的歷史,比如在政治上層建筑上從分封到集權,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內閣、軍機處,不斯探尋著更加適合“大一統”國家發展的政治體制。
            (選自《中華民族“大一統”理念的歷史傳永》)      材料二:
                  美國《時代》周刊點計2023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曾毓群,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市場份額占全球市場的37%,為特斯拉、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福特等汽車制造商提供電池。這家市值1420億美元的公司在全球擁有13家生產廠,2022年的凈利潤幾乎同比翻了一番,達到44億元。曾毓群在降低現有技術成本的同時,又開始了新的突破,并走在前列,如尋找電池主要材料鋰的替代品,從而推動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他說:“創新是寧德時代的基因。”
                  材料三:
                  【《科技日報》2022年9月13日報道】十年來,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奮力攻堅,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有助于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實用化整體水平上保持和擴大國際領先地位。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1日報道】中國天舟六號一躍成為世界上現役貨物運輸能力最大、在軌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貨運飛船。天舟六號及后續型號中,國產型號規格比例和數量比例均有大幅提升,實現了關鍵元器件100%國產化。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2023年2月28日發表《中國隱秘的技術革命》】中國在建設超高壓輸電線路、高鐵和5G網絡等現代基礎設施方面領先世界。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2023年4月18日報道】中國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全面建成和部署天宮空間站的壯舉。中國在發展太空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最近在航天發射次數方面成為全球領先國家。
                  【《日本經濟新聞》2023年4月22日報道】中國加快構建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等供應鏈。在美國強化半導體領域對華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國國產制造設備銷售額增至5年前的6倍,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逾30%。
            (1)材料一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涵,請簡要概括這四個方面。
            (2)下面對材料二、三的表述和推斷,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尋找電池材料鋰的替代品方面有了突破。
            B.天舟六號及后續型號中,國產型號規格比例和數量比例大幅提升,關鍵元器件100%國產化。
            C.中國在發展太空技術方面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航天技術成為全球領先國家。
            D.創新不僅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因,也是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成果的因素。
            (3)讀完材料二、三,你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組卷:224引用:7難度:0.5

          四、品詩文之味(32分)

          • 8.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答題。
            接過銅旋子【注】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陽老山村行走,在孫家莊上見到綠豆粉皮的非遺傳承人,是個24歲的青年。莊上人都親切地叫他“旋王”,夸贊他將銅旋子使得輕盈快適,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孫老爹還要出神入化。
                  ②一進作坊,就見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親負責調糊,不停地攪動瓦缸里的綠豆糊漿,防止沉淀。小孫立于大灶邊,一大鍋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俠片中的金屬盾牌一樣,平底,溜圓,寸把高的淺邊,發幽幽的紅銅色,小孫舀了一勺粉漿注入銅旋子中,肩頭微微一搖,右手順時針接左手逆時針微微一蕩,粉漿就借著一股太極之力,在銅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結,并長出雪花般晶瑩剔透的放射紋。
                  ③小孫往左一遞,父親接過銅旋子,在冷水缸里輕輕一按,鋼的導熱性很強,灼熱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經與銅旋子脫離,老孫輕輕一撥,粉皮像一張透亮的絲綢浸入涼水中、接著,它被輕輕擠出水分。不,也許我的比喻并不確切,老孫說:粉皮子可不像白絲巾,你來感受下它的調皮。我洗凈手,戴上白帽子,嘗試從銅旋子里“捉”粉皮,沒錯,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擠之有韌性回彈,放入扎手的涼水中能迅速漂游,猶如一朵有仙氣的透亮水母。擠干水分后,將它攤平,放上竹簾子。一只長長的竹簾子攤放6張粉皮,立刻抬到場院中去晾曬。老孫才抬出一只竹簾子,我已經趕不上趟兒了。
                  ④我退出,小孫一家人的流水線就恢復了豫劇的調門兒,一招一式都揉在了點兒上。小孫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銅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俠電影中施展絕世輕功的器具,它如輕舟浮漾,也如飛蓬一點,借著臂膀旋動的離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蓮花,或一只只溜圓的海月水母。見我看得發呆,小孫笑道:“一心一意做上兩年,你也一樣應付自如,就像賣油翁說的: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⑤旁邊的小孫媽媽心疼地說:“做咱這一行的,盼兒孫接手,又巴不得兒孫不肯接手。只因做這件事實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點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當天的粉皮會晾不干。這批貨就算廢了。”她扳過兒子的手給我看——小孫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實是一層厚厚的繭,再一看,右手也是。銅旋子導熱快,沸水之上,赤手觸之很難不燙出血泡。
                  ⑥“銅旋快慢看水溫,溜邊揭起能囫圇;收補窟窿攤圓整,水油刷曬看陰晴。”老孫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謠,將一張張薄如蟬翼卻又饒有筋力的綠豆粉皮移到長竹簾上,這些竹簾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墻上,或平擱在長凳上,場院中像同時升起了幾百枚皎潔的圓月,而那些影影綽綽的離心花紋,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樹一樣,散發著夢幻光澤。風徐徐吹送,新綠豆的清香在場院中鼓蕩。強烈的陽光下,粉皮正在脫水,與竹簾子分離時,發出輕微的啪嗒聲。
                  ⑦太陽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張粉皮,連屋頂都被竹簾子占滿了。小孫說:跟我們一起吃拌粉皮吧,想來你也看餓了。我笑著應允。
                  ⑧才從銅旋子上捉下來的涼皮,與那些曬干后又泡發的涼皮口感不太一樣,更糯,彈力更強,吃在喉嚨里像一條滑跳的游魚。與此同時,剛從田園中摘下來的香、酸、辣、涼等諸般滋味,都與那玉帶般的涼皮糾纏得難舍難分,在舌尖唱起了大開大闊的豫劇,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鮮爽痛快。
                  ⑨我問小孫:回來做涼皮,也是為了在爹娘的膝頭,吃一份這樣的美味吧?
                  ⑩小孫答:家里的手工涼皮,養活了四代人呢,到我這代要是斷了根,有點可惜。2019年深秋,媽給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讓我回家拿,我進門,發現我爹在灶臺旁站久了,膝蓋竟然不會打彎,要扶著墻才能把竹簾子扛出去,按他的話說,就是想唱戲都亮不出霹靂嗓門了。我很心疼他,也想著,終歸是舍不得這些銅旋子敲扁了去換糖吃吧。歸來接班,就這么定了。
                  ?此時,秋風平穩安詳,農家場院安靜得聽得見野蜂的飛舞聲,院墻上的野菊開得那么鮮活。
            (選自2022年12月2日《北京日報》,有到政)【注】銅旋子:一種銅制器具,像盤而較大,通常用來做粉皮等。
            (1)文章題目《接過銅旋子》有什么含意?
            (2)根據文章②③自然段內容,補全粉皮的制作過程。
            調制粉漿→
             
            →冷水撥離→浸水擠干→
             

            (3)賞析下面句子中比喻的表達效果。
                  小孫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銅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俠電影中施展絕世輕功的器具,它如輕舟浮漾,也如飛蓬一點,借著臂膀旋動的離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蓮花,或一只只溜圓的海月水母。
            (4)文章結尾處的環境描寫在結構和內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組卷:332引用:9難度:0.5

          五、書成長之語(50分)

          • 9.閱讀下面材料,選取一項任務寫作。
                  第一棵樹:長在陡峭的崖壁上,樹根盤繞屈曲,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時常面臨風雨雷電的洗禮。
                  第二棵樹:長在熱鬧的大路邊,樹冠很大,總能為路人帶來陰涼,也時常忍受人們的攀援折損。
                  第三棵樹:長在如畫的園林中,樹形美觀,人人稱贊,也時常需要被修剪,甚至扭曲。
            【任務一】
            哪一棵樹最能觸動你的心靈?請你結合成長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寫作標準:
            (1)圍繞材料中的某一棵樹展開,合理選材,中心明確;(2)敘事要寫清楚事情的過程,細節真實,詳略得當;(3)思路清晰,語言連貫。
            【任務二】
            三棵樹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你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寫作標準:
            (1)圍繞“三棵樹”的生存價值及自我承擔表達明確的觀點;(2)論據經得起推敲,能支持論點;(3)選擇恰當的論證方法,論證合乎邏輯,思路清晰。
            要求:(1)題目自擬;(2)不少于600字;(3)文中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組卷:107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