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0章 酸和堿》2021年單元測試卷(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新陂中學)
發布:2024/12/23 11:0: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紫甘藍是大眾愛吃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在涼拌紫甘藍絲時,觀察到菜絲變成紅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種調味品( )
A.食鹽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組卷:1805引用:52難度:0.7 -
2.濃硫酸和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溶液中( )
A.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小 B.溶液的質量都增大 C.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大 D.溶質的質量分數前者變大,后者變小 組卷:4100引用:23難度:0.9 -
3.下列關于H2SO4性質描述中,不屬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B.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 C.濃硫酸滴到白紙上使紙變黑 D.與Mg反應放出氫氣 組卷:2242引用:45難度:0.7 -
4.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B.
測定溶液的pHC.
過濾D.
驗證酸堿中和反應組卷:101引用:9難度:0.9 -
5.如圖是我們常見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
西瓜pH=5.8B.
芒果pH=3.5C.
菠蘿pH=5.0D.
葡萄pH=4.5組卷:59引用:12難度:0.7 -
6.下列試劑能將稀硫酸、氯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種溶液一步鑒別出來的是( )
A.稀鹽酸 B.二氧化碳 C.碳酸鈣 D.石蕊溶液 組卷:451引用:13難度:0.7 -
7.用稀鹽酸跟滴有酚酞指示劑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時,判斷反應恰好完全的實驗依據是( )
A.溶液中OH-剛好被加入的H+完全結合 B.溶液的顏色剛剛變為無色 C.溶液的顏色剛剛變為藍色 D.溶液的pH等于7 組卷:25引用:4難度:0.9 -
8.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類推正確的是( )
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一定是活潑金屬 B.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單質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組卷:857引用:62難度:0.7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25分)
-
23.某興趣小組在探究濃硫酸的化學性質時,將濃硫酸滴加到氯化鈉固體中并小心的加熱,發現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同時發現有白霧,經查資料了解到濃硫酸與氯化鈉在加熱時會發生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進行實驗】同學們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藍的汁液染成藍紫色的紙質干燥小花進行如圖1的三個實驗:
【實驗現象】Ⅰ和Ⅱ中小花不變色;Ⅲ中小花變紅色。
【查閱資料】圖2是同學們查閱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的示意圖。
【實驗結論】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
【交流反思】
(1)從微觀角度分析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實驗Ⅲ中變紅的小花上噴足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現小花最后變成黃綠色,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紫甘藍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顯
(4)下列實驗可以用來說明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是
A、測試鹽酸的導電性,鹽酸能導電 B、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入氯化氫氣體中,不反應
C、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 D、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入鹽酸中,能反應
【拓展應用】
同學為探究分子的運動情況,在玻璃管兩端同時放入蘸有試劑的棉花,做了如圖3所示實驗,發現在玻璃管內形成了白色煙環(成分為氯化銨)且偏向蘸有濃鹽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煙環偏向蘸有濃鹽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37引用:4難度:0.5
五、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
24.將40g稀鹽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邊滴加邊攪拌。隨著稀鹽酸的滴加,溶液的pH變化如圖一所示,溶液的溫度變化如圖二所示(不考慮反應過程中熱量損失)。試回答:
(1)圖二從A到B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
(2)圖二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
(3)計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組卷:729引用:3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