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協和中學等3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1 2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 B.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肌酐、神經遞質等 C.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D.血漿的成分穩定時,機體不一定處于穩態 組卷:54引用:2難度:0.6 -
2.如圖為人體各級中樞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某人④受損,會損壞重要的維持生命活動的呼吸中樞而危及生命 B.若某人②受損,則不能對體溫、水平衡、生物節律進行有效的調節 C.若某人③受損,則可能無法形成各種感覺,無法有效進行自主運動等 D.若某人⑤出現病變,則可能出現行走不穩等平衡功能障礙 組卷:79引用:1難度:0.6 -
3.人體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下圖示排尿反射過程。當膀胱被尿液充盈時,膀胱內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使人產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縮,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縮又進一步刺激牽張感受器興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成人適時排尿體現神經系統分級調節 B.若P處受損,膀胱將無法排出尿液 C.排尿活動的調節屬于正反饋調節 D.膀胱尿液充盈使大腦皮層產生尿意不屬于反射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4.將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離體蛙坐骨神經膜外,在某一位點給予適宜電刺激,觀察到指針發生了兩次偏轉,其中第一次發生的偏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據圖分析,刺激位點只能位于b點右側 B.電流表第二次偏轉的方向與第一次相同 C.圖中所示b點的膜電位為外負內正 D.若提高溶液中K+濃度,相同刺激后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增大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5.關于人腦的高級功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語言和學習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B.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通過自我調適好轉 C.存在消極情緒時,應避免與他人交談,影響別人 D.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改變以及新突觸建立有關,尤其是與海馬區有關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6.關于激素的發現與探究歷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摘除胰腺體現了“減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液體現了“加法原理” B.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由小腸黏膜分泌 C.沃泰默將稀鹽酸注入狗的切除神經的小腸內,結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說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經調節 D.班廷之前,科學家試圖通過制備胰腺提取物治療糖尿病卻收效甚微,是因為胰島素被胰蛋白酶分解了 組卷:50引用:3難度:0.8 -
7.細顆粒物(PM2.5)粒徑小,相對面積大,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下表是長期吸入高濃度PM2.5的研究結果及其推論,其中正確的是( )
選項 對長期吸入高濃度 PM2.5的研究結果 推論 A 導致唾液中溶菌酶減少 影響第二道防線 B 損傷呼吸道黏膜 不影響免疫功能 C 損傷巨噬細胞 不影響非特異性免疫 D 損傷骨髓造血微環境 影響非特異性免疫 A.A B.B C.C D.D 組卷:21引用:1難度:0.6 -
8.如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2除了可以參與體液免疫還可以參與細胞免疫 B.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是細胞2、3、5 C.細胞3的活化需要③⑤作用,其中③包含與輔助性T細胞結合和細胞因子的作用 D.細胞1統稱為APC,都具有特異性吞噬、呈遞抗原的功能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9.CAR-T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治療淋巴癌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其原理是,從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在體外進行改造,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使其能識別特定癌細胞并被激活,將它們在體外擴增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些細胞可以發現和攻擊腫瘤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AR-T細胞免疫療法不使用異體T細胞進行改造,是為了避免患者出現免疫排斥反應 B.CAR-T細胞免疫療法屬于免疫治療中的免疫增強療法 C.CAR-T細胞能識別各種類型的癌細胞,并對它們有殺傷作用 D.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屬于免疫監控功能 組卷:57引用:2難度:0.5 -
10.《農桑輯要》是元朝司農撰寫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其中描述“苗長高二尺之上,打去沖天心……葉葉不空,開花結實”。此項操作與生長素有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長素是由谷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形成的 B.“打去沖天心”是為了促進側芽合成生長素 C.該描述證明生長素能夠促進棉花的開花結實 D.該描述是通過解除頂端優勢實現增產的例子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11.如圖為燕麥胚芽鞘經過單側光照射后,甲、乙兩側的生長情況,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背光側,IAA含量低于乙側和對照組 B.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D.甲乙兩側伸長長度不同的原因是IAA的極性運輸導致生長素在尖端分布不均勻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
34.光不僅是植物的能量來源,而且還是重要的環境信號之一,而向光性應答反應則是植物一種很有效的獲取光能的重要方式。生長期的向日葵也具有向光性,向日葵花盤能“追隨”陽光從東轉向西;成熟后花盤卻不再隨太陽轉動,一直朝向東方,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
(1)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長素,通過
(2)20世紀20年代有科學家認為,生長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是由于生長素在向光和背光兩側重新分配造成的,而非由于單側光破壞了向光側的IAA造成的。如需證明上述觀點,需選取下列實驗中的
(3)研究人員又在日出3小時內,檢測了成年向日葵花盤正常朝東、花盤被人為轉向朝西和花盤被人為轉向朝西的同時人工加熱這三種情況下花盤的溫度以及被昆蟲傳粉次數,結果如圖甲和圖乙。請綜合實驗結果,推測成年向日葵花盤“執著東方”的意義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35.某農場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調查:甲組研究人員調查了某牧場邊界區域內田鼠的種群密度和年齡組成,并以體重作為劃分田鼠年齡的標準,體重≤40g的為幼齡鼠,體重≥90g的為老齡鼠,其余為中齡鼠,結果如表所示;乙組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坐標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體重(g)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10 數量(只) 32 57 102 72 61 71 79 68 102 112 85 95 31
(1)甲組研究人員選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該牧場邊界區域內的田鼠種群密度,是因為田鼠的
(2)甲組認為若要控制該區域田鼠的種群數量,應捕殺體重大于90g的個體,乙組認為這樣做不正確,從種群數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認為乙組的理由是
(3)乙組圖示b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從田鼠生存環境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組卷:35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