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八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7 6:0:11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噬菌體是一類侵染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而噬藻體是一類侵染藍細菌的病毒的總稱。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噬菌體和噬藻體的遺傳物質元素組成不相同 B.噬菌體所需能量均來自于宿主細胞的線粒體 C.噬藻體可以氧化分解藍細菌光合作用的產物獲得能量 D.噬藻體可用于水華的防治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2.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先生長期從事傳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離出沙眼衣原體的科學家。沙眼衣原體是一類原核生物,有較復雜的、能進行一定代謝活動的,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營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沙眼衣原體是獨立的生命系統,其系統的邊界是細胞壁 B.沙眼衣原體的遺傳物質是由核糖核苷酸構成的 C.沙眼衣原體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屬于異養生物 D.沙眼衣原體細胞內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3.對圖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①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a轉換成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若圖②是顯微鏡某視野下洋蔥根尖的圖像,則向右移裝片能觀察清楚c細胞的特點 C.若圖③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發現細胞質的流動是順時針,則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 D.當圖④視野中的64個組織細胞變為4個時,視野明顯變暗 組卷:164引用:17難度:0.8 -
4.植物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N、P可用于( )
A.合成纖維素和蔗糖 B.形成染色質和細胞膜 C.合成DNA和脫氧核糖 D.合成脂肪和磷脂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5.肌紅蛋白是哺乳動物肌肉中儲氧的蛋白質。肌紅蛋白是一條由15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鏈,盤繞一個血紅素輔基而形成,相對分子質量為16700。肌紅蛋白屬于較小分子的球蛋白,廣泛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肌紅蛋白的過程中形成153個肽鍵 B.潛水生活的哺乳動物如鯨魚體內肌紅蛋白的含量較高 C.肌紅蛋白的空間結構改變后,無法發揮儲氧的功能 D.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功能不同與二者的氨基酸種類和數目等有關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6.下列關于生物體中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儲能,其單體是蔗糖 B.膽固醇是人體所需的物質 C.蛋白質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貯能物質 D.人細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脂肪、蛋白質等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7.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不同的核苷酸含氮堿基也不同 B.核苷酸與核酸都可以作為遺傳物質,氨基酸與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 C.RNA徹底水解的產物種類比蛋白質水解產物的的種類多 D.通常DNA中嘧啶數等于嘌呤數,DNA-RNA雜交區段中嘧啶數也等于嘌呤數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8.糖組是一個生物體或細胞中全部糖類的總和,包括簡單的糖類和綴合的糖類。在糖綴合物(如糖蛋白和糖脂等)中的糖鏈部分有龐大的信息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多糖必須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利用 B.糖類是大多數動物體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纖維素是植物細胞的結構成分,還是其供能物質 D.細胞識別與糖蛋白中的蛋白質有關,與糖鏈無關 組卷:57引用:6難度:0.8 -
9.溶酶體在細胞生命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異常的溶酶體pH變化與癌癥、炎癥等疾病密切相關。準確測定細胞內溶酶體含量的動態變化具有醫學價值。BODIPY熒光染料對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學和化學穩定性。以BODIPY為母體結構,以哌嗪環為溶酶體定位基團,可以設計成溶酶體熒光探針(可用于檢測物質是否存在)。該探針在中性和堿性環境下熒光較弱,與H+結合后,熒光強度急劇升高。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不會分解自身膜上的蛋白質與其膜蛋白的特殊結構有關 B.溶酶體熒光探針對pH不敏感,與溶酶體內的水解酶結合使熒光強度升高 C.癌細胞內溶酶體含量與正常細胞不同,可用溶酶體熒光探針定位癌細胞位置 D.直接參與溶酶體內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運輸的無膜細胞器是核糖體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
-
28.圖甲是高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是某植物細胞局部的亞顯微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若圖甲表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則圖中不應該具有的細胞器有
(2)圖乙結構A為核孔,其功能是
(3)圖乙所示植物細胞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種蛋白質,請寫出該分泌蛋白在該細胞中從合成至運輸出細胞的“軌跡”是
(4)圖乙所在植物相鄰細胞之間可通過通道F進行信息交流,則F代表組卷:7引用:2難度:0.5 -
29.如圖是物質進出細胞的三種方式的模式圖(黑點代表物質分子),據圖回答:
(1)O2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2)與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需要借助
(3)丁方式與細胞膜的
①有人認為該實驗不夠嚴密,其原因是缺少
②本實驗可以通過在相同時間、不同溫度下培養后,觀察紅色和綠色熒光物質在細胞膜上的分布情況來判斷實驗結果,還可以通過比較組卷:4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