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南苑中學九年級(下)第四次月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8/1 8:0:9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新型能源 B.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增加綠化面積,建設生態園林城市 D.垃圾分類回收,并找空曠地方集中焚燒處理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分析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制作血涂片B.
a處進氣收集H2C.
稱量NaOH固體D.
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組卷:57引用:6難度:0.5 -
3.近些年來,生物科技發展迅猛,某科研團隊用克隆技術培育的“克隆奶牛”順利出生,與“克隆奶牛”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試管嬰兒 B.組織培養 C.桃樹嫁接 D.月季扦插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4.2023年5月12日為全國第15個防災減災日。面對災害和意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發生地震時,應迅速回家收拾貴重物品逃生 B.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出并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C.發生火災時,住在高樓的人應該乘電梯下樓逃生 D.發現煤氣中毒者,首先必須將病人從中毒環境迅速轉移到空氣清新的地方 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5.小濱同學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調焦時,轉動⑥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① B.取材時,滴管從培養液的中間層吸取,滴在載玻片上 C.若視野太亮導致結構不清晰,可改用小光圈或調節⑤使用平面鏡 D.棉花纖維的作用是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組卷:121引用:2難度:0.5 -
6.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一臺電飯煲加熱擋工作時電流約為5安培 B.肥皂水的pH值約為6 C.一臺40寸的液晶電視機的功率約為2000瓦 D.一名中學生從一樓走到三樓克服重力做功約為30000焦 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7.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燒烤時用到的“錫紙”其實是貼有鋁箔的金屬紙。若要驗證“錫紙”并非“錫”而是“鋁”,可將砂紙打磨過的“錫紙”放入( )
A.硫酸亞鐵溶液 B.硫酸銅溶液 C.稀鹽酸 D.食鹽水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
8.“超級細菌”MRSA的出現與濫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對此過程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具有耐藥性的葡萄球菌能把耐藥性遺傳給下一代 B.甲氧西林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了變異 C.金黃色葡萄球菌群體中原來就存在耐藥性個體 D.出現超級細菌MRSA是抗生素對其不斷選擇的結果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9.甲、乙、丙三人在操場同一條跑道上進行體育中考跑步訓練,某時刻三人所處位置如圖①,10秒后,三人所處位置如圖②。若判斷甲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可能是( )
A.乙 B.丙 C.跑道 D.旗桿 組卷:133引用:1難度:0.5 -
10.甲、乙、丙和丁四幅圖分別表示有關量的變化規律,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甲為人體平靜呼吸時,肺容量變化示意圖,圖中b→c段表示吸氣過程,膈肌舒張 B.圖乙為植物莖不同部位生長素濃度柱狀圖,若a點是莖的向光側,則b點是莖的背光側 C.圖丙為正常人進食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BC段上升是因為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 D.圖丁中,若①③代表腎動脈和腎靜脈,則曲線代表尿素等含氮廢物的含量變化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1.如圖所示為某學校安裝的閘機,裝有刷臉測溫器,當學生信息符合且學生體溫低于37.3℃時,電動機轉動,閘門自動打開。下列能達到該效果的電路是( )
A. B. C. D. 組卷:39引用:3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8分共40分)
-
34.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更加注意家居環境的美化,如圖所示丙是帶有水溫調節功能的家庭水族箱。該水族箱的魚缸水溫調節器銘牌如下表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其中R1為阻值可調的電熱絲,開關S2為單刀雙擲開關,R2=880歐(電路圖中R2不會短路,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試問:
XX牌魚缸水溫調節器 額定電壓 220V 額定加熱功率 88W 電源頻率 50Hz
(2)當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若電路消耗功率P=48.4W,則電熱絲R1連入電路的阻值應為多少?
(3)當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調節滑片得到R1的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所示,求R1接入電阻最大時R1的功率為多少?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35.如圖,甲乙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樣的速度v沿著與水平方向均成θ角斜向上拋出,甲球沿光滑斜面,乙球拋向空中,不計空氣阻力,甲乙小球能到達的最高點分別為a點與b點,離地高度為h1和h2。
(1)甲、乙小球在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2)甲、乙小球在最高點時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3)對離地高度h1和h2的大小關系作出判斷,并相關知識作出解釋。組卷:5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