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門頭溝區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24小題,每小題0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2022年11月30日,_____載人飛船與天宮號順利對接,意味著中國真正實現“在軌換崗”,這對于中國航天來說是一次重大進步。(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2.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共享發展”的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以下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
            ①小亮:當前,共享發展就是要徹底消除貧富差距
            ②小宇:共享發展應該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獨有,先富要帶動后富
            ③小孔:共享發展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民生福祉
            ④小蕓:共享發展體現了“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的原則

            組卷:17引用:5難度:0.6
          • 3.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國家創新體系,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到人才創新活力,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創新”一詞出現了十五次。之所以多次強調創新,是因為(  )
            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唯一支撐
            ③創新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④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組卷:24引用:1難度:0.8
          • 4.杜絕闖紅燈現象和各種“中國式過馬路”等不文明現象,需要全體公民加強交通安全意識,在生活中自覺遵紀守法,這體現了依法治國要求中的(  )

            組卷:118引用:6難度:0.7
          • 5.2022年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重要講話。以下講話的部分內容摘要與解讀不一致的是(  )
            選項 內容摘要 解讀
            A 這里有可親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承的事業。 全體人民已經實現共同富裕。
            B 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發揚實干精神,不懈奮斗。
            C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D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6.小楊同學學習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后,從網上收集到下面兩幅圖表,你能從中得出的結論是(  )

            ①我國已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②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③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
            ④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7.“法若清風梳萬物,德如化雨潤千家”,這對我國建設法治中國的啟示是(  )
            ①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②法治與德治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③法律的規范作用比道德的教化作用更重要
            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組卷:51引用:3難度:0.6
          • 8.當代中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民主國家,需要每一個公民增強民主意識。下列行為能體現公民具有民主意識的是(  )
            ①王某針對政府治理環境的方案建言獻策
            ②小蔣購買商品時自帶環保購物袋
            ③張某把改善交通問題的建議書提交給區人大代表
            ④小金從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9.小琳國慶假期去農村老家體驗生活,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魅力,幾乎家家戶戶都停著小轎車,各家的院落修建得現代美觀,村委會大樓也很壯觀,大樓墻體上的以下四幅宣傳彩繪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反映“富強”方面的成就的彩繪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10.近百年來,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到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到探月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等,中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發展。這表明中華民族精神具有_____的品格。(  )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29.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1)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要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2)為什么“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3)我們中學生能為維護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組卷:63引用:2難度:0.5
          • 30.2022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20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某中學九年級(1)班同學擬出一期以“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板報,下面是其中的三個欄目,請你參與其中。
            【話成就增自信】
            第一組同學在欄目一中呈現了以下一則材料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實施造林綠化和重點區域工程建設,國土綠化行動在各地廣泛開展、深入推進。據統計,5年來,全國累計完成造林5.29億畝,參加全民義務植樹的人數累計達28億人次,義務植樹116億株,新增國家森林城市98個。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6.38億畝,中國的植被面積僅占全球的6.6%,但全球植被葉面積凈增長的25%都來自中國。
            (1)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如此成就的“密碼”有哪些?
            【推改革促發展】
            第二組同學在欄目二中引用了二十大報告的一段原文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我國為什么要繼續“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青年強國家強】
            第三組同學在欄目三中倡議同學們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3)青年一代應怎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組卷:39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