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廣東省佛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試卷(理科)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I(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
1.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 B.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C.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 D.劃分區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標相同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2.在交通的十字路口處,我們經常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以太陽能為能源)。完成24~25小題。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變化,你認為影響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 B.電網供電 C.陰晴狀況 D.交通流量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3.在交通的十字路口處,我們經常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采用太陽能為電池)。據此完成2-3題。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設置這種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 )A.拉薩 B.重慶 C.大慶 D.海口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4.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 )
A.跟蹤航母行蹤 B.監測森林病蟲害狀態 C.預報臺風路徑變化 D.模擬城市道路交通量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5.若內蒙古自治區的荒漠化加劇,可能導致( )
A.長江出海口出現咸潮 B.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 C.華北地區沙塵暴增加 D.珠江流域出現水體污染 組卷:40引用:4難度:0.7 -
6.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做法是( )
A.開墾草原,盡可能擴大耕地,多種糧食 B.在半干旱區樵采天然植被,解決燃料不足問題 C.在草原地區適量放牧且退耕還草 D.在內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庫,擴大流域的灌溉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7.讀“熱帶雨林遷移農業造成的土壤肥力變化圖”,回答7-8題。
圖中B點土壤肥力較高的原因是( )A.焚燒開荒 B.連續耕作 C.森林再生 D.耕地廢棄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8.讀熱帶雨林遷移農業造成的土壤肥力變化圖,回答8~9題。
圖中土壤肥力由B點到C點的變化這說明了( )A.雨林生態系統生物循環旺盛 B.雨林群落生產力高 C.雨林生態的淋溶作用強 D.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9.建設長江上游防護林的主要目的是( )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種、維護生態多樣性 C.防風固沙、調節氣候 D.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10.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
A.地廣人稀 B.交通困難、開發較晚 C.本區人們的保護自然的意識較強 D.氣候條件差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二、單項選擇題II(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
11.如圖為“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分布簡圖”(東部季風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據此完成11~13題。
劃分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主要指標是( )A.氣候、地形 B.氣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帶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三、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兩項最符合題意。未選、錯選不得分,只選一項且正確得1.5分。)
-
48.結合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完成48-49題。
國家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木材產量 B.改善生態環境 C.增加農民收入 D.調整農業結構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48.結合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完成48-49題。
關于圖中各防護林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C.③抵御海風、海浪和暴雨的襲擊 D.③進行平原綠化、美化城市環境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49.城市的別稱常反映城市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或歷史文化特點,下列城市別稱的敘述正 確的是( )
A.香港地處東西方文化交匯處,航運發達,經貿活躍,被稱為“東方之珠” B.武漢地處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勢平坦,水系發達,被稱為“霧都” C.成都地處成都平原,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被稱為“人間天堂” D.拉薩地處青藏高原,空氣稀薄,日照強,被稱為“日光城” 組卷:19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