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三中八年級(上)周練物理試卷(12.23)
發布:2024/12/13 11: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當喇叭發聲時,肥皂膜將( )
A.靜止不動 B.始終向左凸起 C.始終向右凸起 D.振動 組卷:48引用:1難度:0.9 -
2.如圖所示,袋鼠媽媽把小袋鼠放進育兒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躍進。說小袋鼠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
A.草地 B.袋鼠媽媽 C.天空 D.灌木叢 組卷:560引用:66難度:0.9 -
3.市場上有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數分鐘后,水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在55℃( )
A.一定處于固態 B.一定處于液態 C.一定處于固、液混合態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組卷:9034引用:134難度:0.7 -
4.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C.
深秋,楓葉上形成“霜”D.
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組卷:677引用:143難度:0.9 -
5.生活中需要對一些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估測接近實際的是( )
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長度約42cm B.人正常步行速度約5km/h C.人正常體溫約27℃ D.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約是1600cm 組卷:84引用:5難度:0.9 -
6.將泡沫小球放在鼓面上,敲擊鼓面,通過泡沫小球跳動的高度反映振幅的大小。以下研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
A.研究光時將它分成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時引入光線 C.研究琴弦音調與長度的關系時,保持琴弦的材料、粗細和松緊一定 D.通過觀察發聲喇叭前蠟燭火焰的晃動情況來判斷聲音是否可以傳遞能量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
汽車“后視鏡”B.
手影C.
放大鏡把字放大D.
拱橋“倒影”組卷:61引用:7難度:0.9
三、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共42分)
-
2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
(1)為了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調節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的光斑。如圖甲,該透鏡焦距f=cm;
(2)如圖乙,小明若想在光屏是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適當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cm.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 (選填“上”或“下”)移,這時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在蠟燭和光屏固定的情況下,應將凸透鏡向 (選填“上”或“下”)移。
(3)如圖丙所示,蠟燭在光具座上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處,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像移動距離s′s(選填“>”“=”或“<”)。
(4)小明通過上述操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若保持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和光屏對調一下位置,則在光屏上 (填“仍能”或“不能”)看到燭焰的像。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23.為研究小物塊在足夠長斜面上的運動規律,小物塊每次均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釋放,沿斜面向下運動,利用秒表、刻度尺分別測出其運動時間、通過的路程,記錄的數據如表。
從A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1 2 3 4 5 從A點開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應的平均速度v/(cm?s-1) 4 8 12 16
(2)物塊做(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3)實驗前,小萌對物塊的運動情況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②物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平方成正比;
③物塊的平均速度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④物塊的平均速度與通過的路程成正比。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上述猜想中正確的有(選填序號),并推測:物塊自A點開始計時的6s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為cm。組卷:110引用: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