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級(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1-6每題2分,7題3分,共15分)
-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攛掇(cuān) 羈絆(jī) 悵惘(wǎng) 風雨如晦(huǐ) B.諺語(yàn) 上溯(sù) 褶皺(zhé) 巍然屹立(yì) C.斡旋(wò) 霧靄(ǎi) 狩獵(shòu) 流水潺潺(chán) D.沙礫(lì) 龜裂(guī) 渲染(xuàn) 戛然而止(jiá) 組卷:97引用:9難度:0.9 -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欺侮 鳧水 惟幕 大徹大悟 B.作揖 拾掇 家眷 汗流夾背 C.震撼 糜爛 遷徙 敷衍塞責 D.渺遠 緘默 山簏 夜深星闌 組卷:71引用:6難度:0.7 -
3.下列句子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她那動聽的聲音戛然而止,同學們還沉醉在她所講述的美妙故事中。 B.這篇小說語言生動形象,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讀后讓人嘆為觀止。 C.朋友們在花園里玩捉迷藏的游戲,不一會兒,大家都銷聲匿跡了。 D.經過老師對這段古文艱難晦澀之處的講解,我們豁然開朗。 組卷:30引用:2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有什么作用?”臺灣美學家蔣勛說,“我常常覺得詩只是在最哀傷最絕望的時刻讓你有面對生命的平靜。” B.讀書講究一個“博”字,而評書講究一個“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點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見,足以為己、為人鏡鑒,也不枉了這個“評”字。 C.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D.2017 年 8 月 23 日至 27 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 組卷:112引用:7難度:0.9
三、閱讀
-
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
微藻--可循環的“綠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乃至最終枯竭,全世界將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找能夠替代石油產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們可能會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們“體內”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這兩種作物的培育周期較長,占用農田較多,會產生“與人爭糧,與糧爭地”問題,從而導致“解決了能源危機,卻出現糧食危機”的尷尬結果。此時,微藻進入了科學家們的視線。
②微藻是一種古老的低等植物,廣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種類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簡單營養物質快速生長,并在細胞內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為生物柴油生產提供了新的油脂資源。
③與大豆、油菜和麻風樹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長周期短,從初生到可以制油僅需一個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幾個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產率高,單位面積產油量是大豆的數百倍,每公頃可年產幾萬升生物柴油。微藻還不會占用耕地,利用灘涂、鹽堿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區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規模地開發“微藻油田”,不會與農作物爭地、爭水。
④微藻在培養過程中還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據計算,每培養1噸微藻,需要消耗約2噸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養①培養過程中可利用廢水中的氮、磷等營養成分,從而降低水體的富營養化②,因此,微藻還能用于凈化工廠排放的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現在,我國已啟動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個973項目“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的科學基礎”。該項目有望在5年時間內開發出一個“微藻資源庫”,提供適合在我國不同地方、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設“微藻油田”時,就可在資源庫中挑選合適的微藻品種。該項目還將深入研究微藻產品的機理,力爭提高微藻產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該項目還將通過對光生物反應器、培養工藝、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細胞綜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試系統,全面評估微藻產油的技術指標、經濟指標和環境指標,大力推動我國微藻能源的產業化進程。
【注釋】①光自養:植物利用陽光的能量,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淀粉,以供植物及動物作為食物的來源。②水體富營養化: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
(1)第③段畫線句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析第④段畫線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據計算,每培養 1 噸微藻,需要消耗約 2 噸二氧化碳。
(3)我國“微藻能源規模化制備的科學基礎”研究項目,要解決哪些問題?
(4)從全文看,為什么說微藻能源是“可循環的”“綠色”的?組卷:24引用:5難度:0.7
四、作文(50分)
-
13.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歲月里,我們常被身邊的點點滴滴所觸動。一個細微的動作或眼神,一句溫馨的鼓勵或勸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縷春風、一行文字、一幅畫面等,于不經意間怦然撥動我們年輕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覺,溫暖的情懷,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間漾遍全身,讓我們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堅韌,懂得幸福,并且學會生活與創造。
請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以“怦然心動的感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組卷:24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