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五校九年級(下)月考科學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1/22 4:0: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
1.下列食物中,主要為我們提供蛋白質的是( )
A.
番茄B.
米飯C.
雞蛋D.
色拉油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2.第24屆冬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如圖所示為冬奧會的一些運動項目,關于這些項目中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彎滑行的過程中,運動狀態不變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動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D.冰壺運動員擲出去的冰壺能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慣性 組卷:80引用:10難度:0.5 -
3.操作的規范性,安全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氫氣還原氧化銅B.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C.
測定溶液的pHD.
稀釋濃硫酸組卷:5引用:4難度:0.5 -
4.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以下流程圖錯誤的是( )
A.血液循環的規律: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 B.外界氣體進入肺的途徑: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C.尿素排出體外經歷的結構: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輸尿管→膀胱 D.水分進入植物體各部分的過程:土壤→根毛→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組卷:54引用:3難度:0.5 -
5.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組卷:78引用:8難度:0.5 -
6.重為100N的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水平力F的作用,如圖甲所示,它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若t=1s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力F大小為20N,則t=6s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力F大小( )
A.F=100N B.F=20N C.F<20N D.無法確定 組卷:319引用:5難度:0.5 -
7.如圖所示是一種電子計時器,具有倒計時功能。“定時開關”在電路剛連通時,處于“閉合狀態”,達到設定時間后自行斷開。鈴聲響起。符合以上設計要求的電路是( )
A. B. C. D. 組卷:54引用:5難度:0.5 -
8.新房裝修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有毒的甲醛(CH2O),對人體有一定危害。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利用某種催化劑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應原理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生成物共有三種物質 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H2O+3O2 3CO2+3H2O催化劑C.參加反應的甲醛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5:16 D.催化劑一定可以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組卷:25引用:5難度:0.5 -
9.如圖所示為血液流經人體器官②時的狀況,圖中曲線X或Y表示血液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 ②代表小腸,則曲線X可表示飯后葡萄糖含量的變化 B.若②代表腦,則曲線Y可表示氧氣含量的變化 C.若 ②代表腎臟,則曲線X可表示尿素含量的變化 D.若 ②代表肺,則曲線Y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 組卷:254引用:4難度:0.5 -
10.下列實驗中,所用實驗方法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
A.甲實驗中,通過水溫的變化判斷食物能量的多少 B.乙實驗中,通過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 C.丙實驗中,通過溫度計上升的度數比較電阻絲放出熱量的多少 D.丁實驗中,通過氣球脹大后小圓點之間的距離變化來形象解釋星系之間的距離變化 組卷:9引用:3難度:0.8 -
11.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A B C D 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 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與溶劑種類有關 探究蠟燭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可燃物燃燒是否需要氧氣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 A.A B.B C.C D.D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四、簡答題。
-
34.小華對家里帶有預約功能的電中藥壺進行觀察,銘牌如表。其內部基本電路原理如圖甲,其中R1、R2均為加熱電阻,R2阻值為484Ω,小華用水代替中藥做了相關研究,從開始預約到煮好后斷電,其消耗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電源 220V 容積 1.5L 高溫擋功率 500W 低溫擋功率 100W 預約功率 10W
(1)預約過程中消耗的電能是多少kW?h?
(2)R1的阻值是多少Ω?
(3)若此電中藥壺的高溫擋加熱效率為84%,將1.5L水從20℃加熱至100℃,需要多長時間?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35.1852年,法拉第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嘗試,建立了“力線”的概念。他認為在磁極周圍充滿了力線,依靠力線將磁極間的作用聯系起來。他還利用細鐵屑把這種所謂的“力線”形象地呈現出來。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在玻璃板上均勻地撒上一層薄薄的細鐵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條形磁鐵上,觀察細鐵屑的分布情況。
③輕敲玻璃板,再觀察細鐵屑的分布情況。
請回答:
(1)如圖所示為實驗步驟③得到的細鐵屑分布情況。請你畫出經過A點的磁感線。
(2)實驗步驟②中未敲玻璃板“力線”未能通過細鐵屑呈現出來,而步驟③中輕敲玻璃板“力線”能通過細鐵屑呈現出來。上述原因分別是什么?組卷:140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