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學西校區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2/22 3:0:2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
-
1.下列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滴加液體B.
點燃酒精燈C.
量取液體D.
稱量固體組卷:614引用:65難度:0.7 -
3.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冰水混合物 C.碘酒 D.礦泉水 組卷:16引用:3難度:0.9 -
4.如圖1利用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中的紅磷使之燃燒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滿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筆照射,白磷被點燃。圖2曲線表示實驗過程中瓶內氧氣濃度變化情況(注:紅磷、白磷均有剩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激光筆照射的作用是提供熱量,蒸餾水只吸收熱量 B.A→B→C表示紅磷燃燒,至C點時燃燒最旺 C.D→E白磷燃燒至熄滅,裝置內氧氣被完全消耗 D.該實驗說明白磷能在氧氣濃度較低的情況下燃燒 組卷:213引用:6難度:0.6 -
5.下列有關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B.紅磷空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煙霧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火焰 D.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劇烈燃燒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6.如圖所示,等體積的甲、乙兩集氣瓶內充滿空氣,燃燒匙內分別盛有過量的紅磷和硫,點燃使其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不考慮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出的現象的是( )
A.甲瓶沒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兩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沒有水流入 D.甲、乙兩瓶均無水流入 組卷:366引用:14難度:0.9 -
7.a、b兩支試管,b試管內有少量二氧化錳,現同時在兩個試管內滴加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能正確表示a、b兩支試管放出氧氣的量(縱坐標)與反應時間(橫坐標)關系的圖是( )
A. B. C. D. 組卷:310引用:27難度:0.9 -
8.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目的 主要方法 A 區分二氧化碳與氮氣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制取更多的氧氣 過氧化氫溶液中多放二氧化錳 C 比較酒精燈火焰各層的溫度 用小木條穿越火焰各層 D 收集較純凈的氫氣 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A.A B.B C.C D.D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2分):
-
23.【實驗探究1】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使用氧氣濃度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氧氣濃度分別為8.85%,實驗誤差比較大,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實驗過程,小明同學欲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實驗,你認為此方法是否可取?
小明利用鐵絲生銹的實驗(裝置如圖)測定氧氣含量,通過7天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討論】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的主要優點有
【實驗探究2】探究1實驗時間較長,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等物質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2),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31mL 90.0mL 63.6mL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24.學校“化學興趣小組”活動,圍繞“制取氧氣及氧氣性質”相關內容做了以下實驗:
(1)儀器①的名稱是
(2)A裝置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3)小明同學檢查該套裝置氣密性的步驟是:①用橡皮塞塞緊雙口瓶上瓶口;②關閉K1、打開K2、K3、K4;③雙手緊握錐形瓶;④觀察B中有無氣泡產生。小紅同學認為小明做法不妥,原因是
(4)在A中加入藥品,檢驗C中收集滿氧氣的方法是
(5)C中收集滿氧氣后,關閉彈簧夾K2、K3,打開K1、K4,點燃D中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C裝置中并塞緊,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象是
(6)假設C中氧氣完全耗盡,忽略裝置B與裝置C之間導管內水柱對壓強的影響,最終雙口瓶內的體積占雙口瓶總容積的84.2%,則在打開K3前,雙口瓶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占容積的組卷:6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