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6 2:30:1

          一、選擇題(本卷有30個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航天飛行會導致航天員骨鈣流失,專家建議航天員在補鈣的同時,還應該補充(  )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2.在學校運動會上,老師給運動員喝葡萄糖水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圖中試管均置于37℃溫水中10分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4難度:0.6
          • 4.下列能正確表示人體消化道的組成是(  )

            組卷:72引用:4難度:0.9
          • 5.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物像,圖中能吞噬進入人體的病菌的細胞是(  )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6.體內血量的相對穩定,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列有關輸血和獻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6難度:0.5
          • 7.如圖是人體三種類型血管內血流速度變化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8.據圖分析推斷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原因及對機體的影響,其中不包括(  )

            組卷:15引用:3難度:0.6
          • 9.人體代謝需要排出廢物,下列不屬于排泄途徑的是(  )

            組卷:202引用:29難度:0.7
          • 10.下列關于呼吸系統相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24引用:11難度:0.6
          • 11.組織細胞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全過程包括下面四個環節,其正確順序是(  )
            ①肺的換氣  ②組織細胞處氣體交換  ③肺通氣  ④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組卷:10引用:2難度:0.4

          二、簡答題(共40分)

          • 34.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排尿是將廢物排出體外的重要方式。表格為某腎炎患者尿液檢測結果,圖1為泌尿系統,圖2為腎臟結構基本單位,根據學習到的生物知識回答問題:
            成分 化驗結果 參考值
            蛋白質
            葡萄糖
            白細胞 11~15/HP 0~5/HP
            紅細胞 1.5~2/HP 0~3/HP
            (1)圖1中的[
             
            ]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約100萬個圖2所示的結構構成。
            (2)尿液產生后會在圖1的[③]
             
            中暫時存儲,尿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需及時排出。憋尿容易使③黏膜的抵抗力降低,細菌趁虛而入導致尿路感染。嚴重時,帶菌的尿液還會通過輸尿管逆行至腎臟,引發腎炎。
            (3)表格為某腎炎患者的尿液檢測結果,其中異常的項目有
             
            ,由此推測,該患者圖2所示的
             
            結構發生了病變。
            (4)若某人患有糖尿病,患有糖尿病可能是由于
             
            (填寫激素名稱)分泌不足,導致血糖含量較高而引起的;糖尿病腎病的特征之一是腎小球逐漸硬化,其
             
            作用降低,血漿中大分子
             
            (物質)持續進入原尿,最終導致腎臟的功能逐漸弱化。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 35.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32.18億劑,疫苗接種總人數達到12.73億人,其中已完全完成全程接種12.39億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率超過87%,完成加強免疫接種6.49億人。60歲以上人群接種2.21億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種2.11億人,60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率達到了80.27%,目前提高6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更加重要。根據前期臨床試驗研究,在接種第二劑疫苗、第三劑疫苗約兩周后,接種人群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也是降低重癥和死亡發生率的有效手段。如圖為人體初次免疫、再次免疫和加強針第三次免疫滅活疫苗過程中,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據圖回答。

            (注:IgM和IgG是重要的保護性抗體,常用作感染診斷的重要血清學指標。)
            (1)新冠滅活疫苗在免疫學上稱為
             
            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時,
             
            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可以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當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時,機體會快速產生
             
            (填“較多”或“較少”)的相應抗體,將抗原清除。當第三次抗原刺激時,產生的抗體也與第二針的作用效率類似。
            (2)醫生要求注射疫苗后一天內針孔處不沾水,這是因為局部注射的針孔不能馬上愈合,由皮膚和黏膜組成的人體第
             
            道防線被破壞,容易造成感染。
            (3)注射新冠疫苗能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如果甲肝病毒首次侵入人體的話,那么注射新冠疫苗的人
             
            (會或不會)感染甲肝病毒。注射疫苗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組卷:1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