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貴州省黔西南州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7 1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根據內環境的定義判斷,下列選項描述的場所屬于內環境的是( )
A.人體肺泡腔內的環境 B.人胰島B細胞內的液體環境 C.人體中血管內的血液 D.人胰島B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2.在機體的內環境中,組織液、血漿和淋巴液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下列選項中,正常情況下,不會在機體中發生的轉換過程是( )
A.組織液→血漿 B.淋巴液→組織液 C.淋巴液→血漿 D.血漿→組織液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3.如圖為人體的內環境組成示意圖,其中①~④表示相關液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成分首先會進入①,再被運輸到各處組織 B.若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則會使③的滲透壓下降導致組織水腫 C.正常情況下,③滲入轉化成①的量遠大于滲入轉化成②的量 D.人體細胞生活的內環境就是由①②③構成的液體環境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4.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B.內環境的穩態指的是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及其各種成分含量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C.內環境理化性質的改變只能由外界因素引起 D.內環境的穩態是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的調節下,各種系統和器官協調活動的結果 組卷:14引用:8難度:0.7 -
5.直接給甲狗喂食,會刺激其初級唾液分泌中樞而使該中樞興奮,從而引起唾液的分泌;每次給乙狗喂食前,先讓其聽到鈴聲,然后立即喂食,一段時間后,乙狗受到鈴聲刺激就會引起唾液的分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先天形成的,可以遺傳的 B.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可以遺傳的 C.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形成甲狗所完成反射的基礎 D.甲狗和乙狗所完成反射的神經中樞的位置相同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6.如圖甲是神經元的部分模式圖,圖乙是突觸的局部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的刺激引起的興奮可以由刺激部位向兩側傳導 B.圖乙中的神經遞質會與相應的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 C.圖乙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后只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 D.圖甲中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同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7.某實驗小組將電表的兩個電極放置在神經纖維上,選擇合適的位置給予適宜刺激(其中乙圖的刺激點在兩個電極的正中央),并測試了神經纖維上的電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給予刺激后,甲、乙、丙圖中的電表指針均偏轉兩次且方向相反 B.不給予刺激,乙圖中電表的指針不偏轉 C.不給予刺激,只有丙圖中的電表指針偏轉 D.給予刺激后,丁圖中的電表指針偏轉兩次,且方向相反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8.抽動癥足一種慢性精神病,多發于學齡兒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過度分泌。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其分泌過多會引起人體內的甲狀腺激素等多種激素的分泌異常。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多巴胺在釋放前位于突觸小泡中 B.多巴胺從突觸前膜釋放的方式是胞吐 C.多巴胺可以是內環境的成分之一 D.多巴胺合成和分泌的過程不需要能量 組卷:12引用:15難度:0.7 -
9.位于大腦表層的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其中有140多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組成了許多個神經中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嗅覺、聽覺、疼覺等都是在大腦皮層中產生的 B.若某人大腦皮層中的S區受損,則其不能正常書寫 C.學生進行外語聽力考試時,需要H區等的參與 D.大腦皮層中含有人體特有的神經中樞--言語中樞 組卷:5引用:6難度:0.6 -
10.下列關于動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是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 B.激素的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 C.激素和酶一樣都可以被重復利用 D.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合成酶 組卷:15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圖1為人體免疫部分過程示意圖(字母表示細胞,序號表示過程),圖2表示第一次感染某病原體時機體中的抗體濃度和患病程度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多種免疫細胞中,能識別抗原的有
(2)如果某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且該病毒侵入到了靶細胞內,請結合圖1簡述機體最終將新冠病毒消滅的過程:
(3)請在圖2中畫出再次免疫過程中抗體濃度和患病程度的變化,該變化主要與圖1中的組卷:5引用:3難度:0.7 -
30.為了探究赤霉素和光對擬南芥種子萌發的影響,將擬南芥赤霉素缺失突變體ga-1、ga-2和ga-3分別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施加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并設置空白對照組,測定種子的萌發率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選用赤霉素缺失突變體作為實驗材料的原因是
(2)分析結果可知,赤霉素和光照處理都能促進種子的萌發,但
(3)光促進種子萌發的機制有兩種假說,假說一:光能提高植物細胞對赤霉素的敏感性;假說二:光能促進植物細胞合成赤霉素。實驗小組將某赤霉素不敏感型植株分為甲、乙、丙三組,其中甲組光照處理、乙組黑暗處理、丙組黑暗處理并施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若實驗結果為
(4)若要進一步探究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的最適濃度,應在組卷: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