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陽二中高考生物全真模擬試卷
發布:2024/11/25 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及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斐林試劑及雙縮脲試劑都需要將兩種液體先混合后使用
②健那綠是活細胞染液,可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③由于葉綠體中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
④利用洋蔥根尖分生區觀察有絲分裂時,需對根尖解離,其目的是使細胞分離
⑤在觀察細胞的DNA和RNA分布時,鹽酸處理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⑥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能確定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類型。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組卷:31引用:19難度:0.7 -
2.農業諺語是人民群眾用簡單通俗、精練生動的話語總結出的豐富農業生產經驗,它們反映出深刻的生物學原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山無衣,地無皮,人要餓肚皮”--體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B.“肥料不下,稻子不大”--作物生長所需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肥料 C.“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層糞”--犁地松土有利于根部細胞無氧呼吸 D.“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保藏糧食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光照強度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轉分化是指一種已分化細胞轉變成另一種分化細胞的現象。將發育中的蠑螈晶狀體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細胞就會失去黑色素和肌纖維蛋白,再轉變為能產生晶狀體蛋白的晶狀體細胞,最終再生晶狀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晶狀體的再生說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細胞具有全能性 B.晶狀體的再生過程發生了細胞的分裂與分化 C.與轉分化之前相比,轉分化后的細胞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但mRNA和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D.若某動物體內因缺乏Cu2+而使胰島外分泌細胞轉化為肝細胞,則該過程是一種轉分化現象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
4.丙肝病毒的發現者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丙肝病毒是一類RNA病毒,可入侵人體肝細胞而致病。丙肝病毒基因組含10個基因,其中NS5B基因編碼的NS5B聚合酶是催化完成病毒RNA復制必需的。2013年誕生的NS5B抑制劑索非布韋是一種可高效治愈丙肝的抗病毒藥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丙肝病毒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 B.被丙肝病毒入侵的肝細胞及丙肝病毒最終都通過細胞免疫清除 C.索非布韋可以通過抑制病毒RNA復制從而抑制丙肝病毒的繁殖 D.NS5B聚合酶是肝細胞核糖體經翻譯合成的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5.施一公團隊發文解析了核孔復合物(NPC)高分辨率結構,震撼了結構分子生物學領域。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遺傳物質DNA主要位于核內,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結構蛋白的合成卻主要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有一個雙向通道,組成這個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NPC可能是真核生物連接細胞質和細胞核的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的唯一雙向通道 B.附著有NPC的核膜為雙層膜結構,且與內質網膜和細胞膜直接相連 C.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方式為需要載體、消耗能量和逆濃度的主動運輸 D.真核生物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的物質交換體現了細胞膜的控制物質進出功能 組卷:48引用:4難度:0.7 -
6.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讓我們獲知細胞適應氧氣變化的分子機制。人們對氧感應和氧穩態調控的研究開始于一種糖蛋白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機理如圖所示:當氧氣缺乏時,腎臟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紅細胞,調控該反應的“開關”是一種蛋白質——缺氧誘導因子(HIF)。研究還發現,正常氧氣條件下,細胞內的HIF會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環境下,HIF會促進缺氧相關基因的表達,使人體細胞適應缺氧環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據圖分析,紅細胞數量與EPO的分泌量之間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B.人體劇烈運動一段時間后,人體細胞產生HIF增多 C.缺氧條件下,HIF會促進缺氧相關基因的表達,需要原料依次為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D.中長跑運動員在比賽前常去海拔高的訓練基地訓練是為了提高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 組卷:29引用:3難度:0.7 -
7.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方法1:純合顯性雌性個體×純合隱性雄性個體→F1
方法2:純合隱性雌性個體×純合顯性雄性個體→F1
結論: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
②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③若子代雄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④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A.“方法1+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B.“方法1+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C.“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D.“方法2+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組卷:124引用:36難度:0.7
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17~2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1、22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此題包括4小題,共45分。
-
21.【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一)纖維素分解菌用于燃料酒精生產的大致流程為:
(1)過程①通常將纖維素分解菌固定化處理,有同學提出可采用鋸末作為固定化介質,該方法不恰當的原因是
(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進展以及多種生物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完成,人類跨入了后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時代。血紅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紅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負責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運輸。
(2)分離血紅蛋白的方法是凝膠色譜法,其原理是根據
(3)本實驗用的是交聯葡聚糖凝膠(Sephadex G-75),其中“G”表示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22.棘突蛋白(S蛋白)是新冠病毒重要的表面膜蛋白,承擔病毒與宿主細胞膜受體結合及膜融合功能,是宿主中和抗體的重要作用位點以及疫苗設計的關鍵靶點。我國首家獲批的國產腺病毒載體疫苗,適用于預防新冠肺炎。該疫苗的生產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免疫學中,S蛋白屬于
(2)腺病毒的遺傳物質是雙鏈DNA.要獲得新冠病毒<蛋白的DNA序列,可以先提取其RNA,通過
(3)除以上辦法獲得DNA序列外,還可以先分析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測出組卷:1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