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章 陽光》2021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12/5 4: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物體是光源的是( )
A.中秋節的晚上,一輪懸空的明月 B.夏季飛舞在田野中的螢火蟲 C.晶瑩剔透的珠寶 D.在陽光照射下發光的露珠 組卷:41引用:1難度:0.9 -
2.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最終都來自于( )
A.綠色植物 B.動物 C.食物 D.陽光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3.在看不見的光中有紅外線和紫外線,已被人們所利用,下面關于紅外線和紫外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紅外線可以用來殺菌、消毒 B.可以利用紫外線來識別偽鈔 C.可以利用紫外線來遙控電視 D.夜視攝像頭是利用物體發出的紫外線 組卷:111引用:5難度:0.9 -
4.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是正確的( )
A.光只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B.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D.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組卷:1214引用:56難度:0.9 -
5.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了各種顏色的光,這說明( )
A.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鏡中有各種顏色的小塊 C.三棱鏡具有變色功能 D.三棱鏡可以使單色光變成多色光 組卷:676引用:24難度:0.9 -
6.在小孔實驗中,某同學分別將中間刻有大小約為1厘米,但形狀各不相同的小孔的硬紙板放在陽光下,并觀察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在此實驗中,該同學主要研究的是小孔所成的像與哪個因素的關系( )
A.光斑的形狀 B.光斑的大小 C.小孔的形狀 D.小孔的大小 組卷:16引用:2難度:0.9 -
7.關于空中出現的彩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彩虹一定是弧形的 B.彩虹的外側是紅色,內側是紫色 C.彩虹的外側是紫色,內側是紅色 D.彩虹能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現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8.紅外線波長較長,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氣中傳播距離較遠。關于紅外線的相關用途,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戰士用來觀測夜間敵人的行動 B.用來測量體溫 C.用來檢驗假鈔 D.用來進行遙控 組卷:26引用:1難度:0.8 -
9.在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黃光照在穿藍色上衣、白色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
A.上衣呈藍色,裙子呈白色 B.上衣、裙子都呈黃色 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黃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組卷:41引用:5難度:0.9 -
10.如圖所示為兩只顏色分別為黑色和白色的相同規格氣球,充入等質量的氫氣后,在陽光下暴曬10分鐘(氣球都沒有爆破),則會發現( )
A.白色的氣球體積較大 B.黑色的氣球體積較大 C.它們的體積一樣大 D.無法判斷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照在物體上時,物體的顏色由照射光的顏色決定 B.光的色散說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電視機的遙控 D.任何情況下,紫外線的照射對人體都是有利的 組卷:20引用:1難度:0.8
二、填空題(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50分)
-
32.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點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長度L/cm 30 15 10 7.5 6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得到:在點光源逐漸上移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組卷:632引用:51難度:0.5 -
33.日食與月食的出現都是重要的天象,圖甲是小紅和小梅用一盆墨水觀察到的日食奇觀,她倆沒有直接用眼觀察,這樣做的目的是。產生日食的原理如乙圖所示,其形成的原因是光沿傳播,當地球位于丙圖中的區域時(A/B/C),就能看到日全食現象。
組卷:251引用:5難度:0.9